第四章 冯延巳(上)
1、冯延巳的词,一方面有直接的感动,一方面不给人这种情事的拘限。我个人以为,冯延巳所写的是一种感情的意境,韦庄所写的是感情的事件。
2、他只是说「闲情」。「闲情」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呢?你难以确指它是某一种感情的事件。是每当你空闲下来,只要你有闲暇的时间,就无端涌上心头的这样的一种情绪,这就叫做闲情。建安时代的曹丕写过一首四言诗,其中有几句说,「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善哉行》)他说高山一定有一个高起的山崖,树林的林木一定有丰茂的树枝。而一个诗人有的时候他内心有一种感情,是天生来就如此的。李商隐诗:「锦瑟无端五十弦」,(《锦瑟》)谁让它天生来就五十弦的?是无端五十弦,是莫知其为而为,不知道什么缘故它天生来就如此了。
3、中国的小词,歌筵酒席之间歌唱的爱情的歌曲,为什么一下子就有了这么深远的含义呢?我要说,真是很奇妙的。因为词从一开始,文人诗客下手来写词的时候,出现了几个不平凡的人物。他们的学问,他们的修养,他们的经历,他们的身世遭遇都是不平凡的。一下子出现了这样几个作者,一下子就把这种歌筵酒席的歌曲的内容扩展了。我们讲了,韦庄是宰相,又出了一个冯正中,还是宰相啊。他们自然而然就把他们的学问怀抱跟他们国家的种种的关系都结合起来。
4、是抛弃不掉的「闲情」还依旧的「惆怅」。所以「河畔青芜」一句,从他所写的「闲情」「惆怅」来说这是比。可是对下半首说呢,正是今年新的青草、新的杨柳唤起了我的新愁,也是兴。「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你看他这带有挣扎的口吻,他说「何事」,为什么我要如此?他不但有反省,而且有疑问。这是冯延巳的悲剧性格很明显的一点。他有挣扎,有努力,有固执,有反省,有疑问,「为何新愁,何事年年有」,我是挣扎过的,而我仍然不得解脱。
5、冯延巳是奋斗,是挣扎,是在败亡的途中还要挣扎。所以「犹自多情」,就是这一点他跟李后主是不同的。两个人都好,但是冯正中这种精神,这种用情的态度,是他所特有的特色。他说:「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梅花千万片地落下来,就好像天上的雪花。
6、所以后面接下来就说了「鲛绡掩泪思量遍」。鲛,传说海底有鲛人,鲛可以织出绡,一种很薄的材料,非常美丽非常柔软的一种材料,用鲛人所织的绡制成的手巾。而你要知道用鲛绡还有另外一种联想,鲛人传说是可以泣泪成珠的。泣泪成珠是一个很美好的传说,泪是这样悲哀的,珠是这样美好的。所以他说用那泣泪成珠的鲛人所织的绡。
7、他写这两句词的时候,有我所说的这么多想法吗?他不一定有,就是说他不知不觉之间,他内心有这样一种隐藏的潜在的意识,而不知不觉之间就表现出来了。「小桥流水共盘桓」,写的是非常悲哀的。
8、所以说晏殊得其俊,欧阳修得其深。
sara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讲至第二讲 温庭筠
1、我们中国人熟知《花间集》就是书的名字。但是我在国外要讲《花间集》,就要用英文介绍说是...
-
第三讲 韦庄
1、因为诗歌是一种唯美的感性作品,它所给我们读者的,不应该只是理性上的知识和了解,还应该...
-
第四章 冯延巳(上)
-
第五讲 冯延巳(下);李璟、李煜(上)
1、过读者的欣赏,然后才赋予这艺术的成品一种生趣。这是近代有名的一个现象学的学者罗曼·英...
-
第六讲 李璟(下) 晏殊 欧阳修(上)
1、其实,我们认识一个词人,如果不是只从伦理道德的观点来衡量他,真的以一个词人,他的心灵...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