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溺于审美活动容易使人混淆符号与行动
涂尔干对人文主义教育最严厉的批评,是针对它对社会道德的负面影响。他指出,一切太重视美感的文化都会使人们脱离现实、在道德上变得松懈。另外,以美学为中心的教育会使人混淆符号与行动,误以为自己具备崇高的品格。笔者引用中国文学为例进行说明:许多读书人学会了吟诵杜甫的诗后,就以为自己真的具有爱国情操、忧国忧民;沉溺在陶渊明的世界,就自欺欺人地自以为清高、淡泊名利。人文主义教育从来没有让学生们认识到,道德其实属于实践的范畴,真正的道德必须通过行动才能落实。浸淫在文学世界的青年人往往十分自恋,他们不会意识到(也没有意志力)要以实际行动进行道德实践。 引自 第九讲 古典社会学大师论教育思想的演进/193 押見修造《惡之華》
106人阅读
莽原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制度形式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的第三种形式是学历及文凭等“制度形式”,它的作用是作为拥有“身体形式文化资本”...
-
古典拉丁文/先秦两汉古文的过度神圣化
涂尔干批评以伊拉斯谟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比之前的更保守。他指出,尽管中世纪教育也非常重视拉...
-
沉溺于审美活动容易使人混淆符号与行动
-
海伦·凯勒
把历史及文学的故事和人物去历史化,是掌权阶层惯用的伎俩。举例说,美国有一位极有影响力的...
-
洞察与局限
讽刺的是,“小子”们在学校的反叛行为埋下了阶级再生产的种子。威利斯用“洞察”(penetrati...
> 查看全部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