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 晏几道和此间的他们
竹石图,下场都是“晋卿借去不归”,而苏轼早年为王洗作《宝绘堂记》,当头亦言:“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无物不足以为乐。”劝他莫要对取物太过执着,这本即对其集藏劣迹点到为止的不以为然。 这次,王洗的手伸向了仇池石。 他一如惯例写诗相请,欲借仇池石一观,苏轼当即生出警觉。王诜是他多年旧友,“乌台诗案”时更是曾冒奇险向苏辙报信,终以此遭重罚,这样交情又只说借观,于情于理,苏轼不该不与。可累经赵令時以梦解道、程之元千里转运、扬州和陶思归、王钦臣譬喻桃源,更兼置庭、汲水、埋盆、换盆、缀石种种劳作设计,这双仇池石之于苏轼,却也早已不只是一件可以物易的清玩之物。 它更近乎东坡躯壳的一部分外化:肉身不得自由时,则不妨任灵魂出人其中,以石中孔穴,涵养自己求而不得的归梦。大苏早年既谓章惇“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自己当然是不肯拼命的,而仇池如今既如 引自 068 晏几道和此间的他们
36人阅读
麒麟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054 此叶此花真可羡|谈晏殊
他告诫王安石时曾说“能容于物,物亦容矣”,实则他的词作亦可以“容物物容”蔽之:或易一字...
-
068 晏几道和此间的他们
记忆在不可控中扭曲、磨损,一如人的衰老。 “空把吴霜鬓华,自悲清晓。帝城查。双凤旧约渐虚...
-
068 晏几道和此间的他们
-
111 小轩窗、东去大江|苏轼的故国与王弗
一是苏轼读书时,王弗常陪伴在侧,苏轼初以为她并不知书,也便不以为意,然偶有遗忘,妻子却...
-
134 燕子楼不空
白居易敏锐地察觉她守节期间生计上可能的窘迫: 妓人的箱子是她们前半生的积蓄与后半生的指望...
> 查看全部2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