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问题看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和事
第一章 浮海说三千弟子
q: 傅斯年是平和死去的吗?
基本是的,享年55岁。但是主要原因是1949年1月,傅斯年正式就任台湾大学校长,事务繁多;经济拮据,甚至买衣服也需要等稿费+存款才够。虽已赴台,但生活也并不尽如人意。
二、短兵相接
q: 批胡运动,批的是谁?为什么
批的是胡适。中共不希望胡适南下赴台,但胡适还是去了。他认为GCD统治下无学术思想自由。胡适被骂为"人民的敌人"。
这一批判运动甚至后来蔓延至一些胡姓人士,因此有了"但愿来生不姓胡"的一段历史。
三、胜利的牺牲品
q:”万叶千声皆是恨“,恨的是什么?
说的是胡适对"批胡运动"中,自己的亲生儿子、学生、故友都笔伐自己,表现出的深深遗憾。
四、梅贻琦流亡海外之谜
q: 梅贻琦去了哪里?
美国纽约。"你们回去我赞成,但我自己还想在外面看看再说"。后返台湾。后任台湾清华校长,兼任台湾"国家长期科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与主席胡适共同制定《国家长期发展科学计划纲领》。
q:胡适、梅贻琦是平和 死去的吗?
两位都是平和死去,同一年死去,1962年,胡适、梅贻琦这两颗学术巨星相继陨落。
(1)胡适在酒会快要结束时,心脏病突发而死。
(2)梅贻琦享年73岁,在台大医院逝世。
五、蒋梦麟的凄凉晚景
q:蒋去台了吗?
去了,经与晏阳初pk获胜,任"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简称:农复会)主任委员(一把手)。
q:蒋梦麟德晚景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说凄凉
蒋梦麟虽然在任农复会主任委员时成绩很好:土改、肥料换谷、改组,不仅让农民的日子更好,也实现了农业农村复兴。
之所以说凄凉,是因为蒋在晚年续弦,娶了徐贤乐。但二人后婚姻破裂、吵闹,闹的台湾皆知。后蒋梦麟以赡养费50万与徐贤乐,协议离婚。
六、悲剧的主角
q:这章说的谁?
叶公超;他的晚年凄惨: 被蒋氏父子“斩足”禁锢台湾二十余年,特务跟踪给带来的郁闷与孤愤,被困台湾不准去美国和亲人团聚的孤独凄凉。
q:”叶公超案“是什么?有什么最新破译的内容?
叶公超任驻美大使时,在联合国关于“外蒙入联合国”议题上是否使用否决票的问题上,与蒋介石意见不合,且出言谩骂老蒋,终至被罢免;被蒋召回台湾后禁足,不得返美与家人团聚。
七、最难风雨故人来
q:李济代什么院长?
“中央研究院”代院长。
q:郭沫若为什么骂董作宾?
两人一开始是针对"殷代是不是奴隶社会"的议题有分歧,后郭沫若成为中共要员后,突然对董作宾进行反击,且言语犀利。
q:学术巨人是谁?怎么消失了?
学术巨人是李济,因心脏病猝发、在台北寓所去世。李济在中国考古学上的造诣非常很高。
另外,1963年,台湾学界朱家骅、董同龢、董作宾三人相继去世。
八、池南旧事不堪记
q:吴金鼎、梁思永、林徽因、陶孟和相继离开了,是否平和?
吴金鼎:抗日战争胜利后于齐鲁大学任教;后于齐鲁大学辞世,享年48岁(平和);
梁思永: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于1954年去世,享年50岁;后其考古学研究由高去寻代为完成,已《侯家庄》为总标题出版(平和)。
林徽因:1955年4月于北京医院病逝,享年51岁。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后回北平,为清华营建系工作;后当选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参与设计新中国国徽(平和)。
陶孟和:(平和)虽然用“浩劫”一次来描述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的境遇,但由于他与毛泽东、周恩来均有一些故交,故没有被批判。因心肌梗死去世,终年72岁。
九、高才短命人谁惜
高才短命是陈寅恪对曾昭燏的评价。
q: 曾昭燏后来怎么样了?
1954年,正式出任南京博物院院长。因为她的亲友云集台湾,她被中共要求对台广播,规劝对方"弃暗投明"。后因抑郁症,跳塔(灵谷塔)自杀而亡。
q:为什么说”巷哭江南“,这么哀伤?
由于《李秀成自述手迹》被公开,曾国藩被视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和 汉奸。曾氏家族被定义为“反革命历史家庭”;作为曾家后人的曾昭燏表示十分痛心。
十、铁证下的亡灵
q:谁被”引火烧身“了?
吴晗。由于在1931年前后有和其恩师胡适比较密切的书信往来被公开(大陆"反胡")、和出身(据当时的调查人员反馈:其祖父为封建王朝九品官员、其父为警察官、母亲为地主婆),吴晗和妻子袁震被批斗、毒打。
q:吴晗也死了,平和吗?
很惨,含冤死于1969年。
十一、简编桀犬恣雌黄
本章主要讲了1958年前后,在派代表劝陈寅恪北返无效后,在郭沫若的开启下,开启了对陈寅恪的批评。
q: 这个标题什么意思?
“简编桀犬恣雌黄”全诗是陈寅恪题诗中的一句,出现在他题为《琅玕\馆修史图》的七绝诗中。这首诗的全文如下:12
其一:“流辈争推续史功,文章羞与俗雷同。若将女学方禅学,此是曹溪岭外宗。”
其二:“国魄消沉史亦亡,简编桀犬恣雌黄。著书纵具阳秋笔,那有名山泪万行。”
其三:“千竿滴翠斗清新,一角园林貌得真。忽展图看长叹息,窗前东海已扬尘。”
这首诗表达了陈寅恪对当时史学状况的深刻批评和对学术独立精神的追求。其中,“简编桀犬恣雌黄”一句,通过借用古代典故,批评当时史学作品的浮夸和不实,强调了学术研究应秉持的思想自由和精神独立的重要性。陈寅恪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当时史学风气的不满,也展现了他对学术研究和历史编写的独到见解和严格要求。
十二、百年驹隙过如驰
q:原子弹研发出来了?进展如何?
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结束。中国的原子弹之梦又如何了呢?
国民党的 "种子计划" 送赵忠尧等科学家到美国学习,回到大陆后为中共政权成功研制了原子弹;而台湾方面在秘密研制的过程中,因受现实政治、环境等限制并在美国的打压下,没有成功。
q:曾昭抡死了,平和吗?
很惨。
1957年,曾昭抡提出的教育制度改革等宝贵意见被视为反动的苗头,与钱伟长等6位科学家一起被划为右派,一夜之间从人人尊敬的科学家、教授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反动者。罹患癌症的他,于1967年,在精神与疾病的双重摧残下死去,终年68岁。
十三、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q:什么”厄运“降临了?
1957年,陈梦家因谩骂执政党,被打成"右派分子"。他的妻子赵萝蕤精神分裂,但无法送进医院救治。
在造反派的多次狂殴和侮辱下,陈梦家选择自缢身亡。
十四、人间热泪已无多
q:哪个民族起来了?
以穆旦的诗歌为例“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记录了西南联大那段特殊的岁月,他的诗也是中国现代诗的新垦地。中华民族并未被日本打倒,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后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
q:胡康河上的白骨是谁的?
中国远征军。应英国的请求,蒋介石派十万中国远征军向缅甸支援。在1942年的滇缅撤退、撤离回国时,死伤惨重,撤退死亡的人数甚至高于战斗死亡人数。
q:穆旦是谁?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RXQ732A8OEFzoC6x.PNG!thumbnail 穆旦和他的妻子后因芝加哥留学的经历被视为特务批斗,在文革期间仍笔耕不辍,贡献了很多诗歌。
十五、狂衅覆灭,岂复可言
q:叶企孙过得怎么样?
叶企孙曾任清华校长,后因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倡导学术独立而下台,后来精神失常。
q:为什么说c.c. 特务案离奇?
叶企孙被清华的同事举报是c.c.特务。
C.c特务,即:中统特务,“中统”全称是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但后来由于缺乏证据,专案组将叶企孙转交红卫兵审讯,叶企孙受尽折磨,精神分裂症加重,凄凉死去。
q:梁思成也死了,平和吗?
梁思成家里被红卫兵搜出了一把刻有"蒋中正赠四个字的短剑,被当成反派隔离、批斗,最后凄凉死去,连墓碑也没有。
十六、悲回风
q:”北归残梦终成空“,是指大家没能再回得去大陆的北京、以前的北平吗?
这一节主要讲的是吴宓。他收到梅贻琦邀请去清华大学任教。但是由于与他不对付的胡适任北京校长,并统辖北京诸大学,吴宓犹豫了。清华最终失去耐心,吴宓北归无望。
q:虎落平川。”虎“指是谁?
说的大概也是吴宓,因为作为老师,上课时的玩笑话,成为了革命群众批斗的靶子,不予继续开课。
1969年,陈寅恪在红卫兵的折磨中离世。
1978年,吴宓在孤独与恐惧中离世。
1984年,金岳霖逝世;离别收尾。
三部终。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