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陷入长期动乱的叙利亚
沙漠的邻居
读过 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
2011年内战爆发前,叙利亚人口有2 369.5万,其中,80%为阿拉伯人,85%的人信奉伊斯兰教,穆斯林中80%是逊尼派,20%是什叶派(占全国总人口的11%)。动乱10年后,叙利亚人口下降为约1 700万。
……
1940年,叙利亚民族主义者成立了阿拉伯复兴党,开始在叙利亚政坛崭露头角。1953年,它与阿拉伯社会党合并,成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以“统一、民主和社会主义”为政纲。当时该党的主要成员是基督徒,故一直淡化宗教色彩,强调阿拉伯民族主义。1958年,在阿拉伯民族主义激情的推动下,叙利亚与埃及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阿联)。这使叙利亚隶属于埃及,埃及总统纳赛尔要求解散复兴社会党。1961年,一部分叙利亚军人发动政变,叙利亚退出阿联。1963年,复兴社会党通过政变上台,当时哈菲兹·阿萨德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复兴党上台以来,叙利亚就致力于强化国民的国家认同,反对分裂主义和外来干涉。1970年,老阿萨德在党内斗争中以“纠偏运动”的名义发动政变上台。翌年,他成立了以复兴社会党为首的多党统一战线组织——叙利亚民族进步阵线。
在阿萨德政治体制下,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中在总统及其核心集团手中,其统治有三个支柱:军队、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以及官僚机构。半个世纪以来,叙利亚国家基本上依附于总统个人权威,统治基础是阿萨德的亲属和阿拉维派(Alawis)。
……阿萨德家族在叙利亚的统治是少数统治多数,即占人口11%的阿拉维—什叶派穆斯林统治了占叙利亚人口三分之二的逊尼派穆斯林。
……老阿萨德上台后,为了提升和维系自己的权力,将重要的国家职务委任给了阿拉维派出身的人。阿拉维派占据了各种不同的重要机构,包括私人安全力量、情报部门以及特种部队,他们还控制了常规军的军官阶层。因为过于敏感,在叙利亚谈论阿拉维身份是一个禁忌。
不过,作为少数派,阿拉维派长期执政的意识形态基础是民族主义,即鼓吹阿拉伯主义,淡化教派色彩。阿萨德家族在巩固阿拉维派地位的同时,也注重拉拢其他势力,包括基督徒、库尔德人和逊尼派进入政权,得到了逊尼派精英的支持。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的高涨,宗教政治也波及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这一重要的宗教—政治势力在叙利亚日益活跃,使阿拉维派有了某种危机感,因此,他们对政权的掌控更加谨慎。老阿萨德总统时代就对伊斯兰激进势力实施了严打政策,还曾以武力镇压穆斯林兄弟会。叙利亚国内基本上没有可以与复兴党政权相抗衡的政党或组织。
……在当代中东,“除了以色列、土耳其等少数国家具备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基本上能做到依法治国以外,绝大多数国家仍具有浓厚的‘人治’色彩,无论是国家的管理还是政治发展的方向,主要取决于这些国家领袖人物的个人素质和个人决策,国家权力主要集中在个人手中,最高职务终身化、家族化的现象比较普遍。
……2015年的时候,叙利亚的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2010年的35%,约14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约1 000美元左右。叙利亚从石油出口国变成了石油进口国,从地中海粮仓变成粮食进口国。叙利亚第二大城市阿勒颇遭受的破坏最为严重。内战与近几年的旱灾使叙利亚农业也遭受重大打击,粮食减产,农民失去劳动机会。叙利亚全国失业率超过50%。联合国报告指出,大部分叙利亚人挣扎在温饱线上,近80%的叙利亚民众生活在贫困中,60%的人面临粮食不安全状况。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叙利亚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未来叙利亚重建的预估费用高达3 000亿美元。
尽管我们经常听到所谓“叙利亚反对派”的说法,但其实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反对力量,所谓的“叙利亚反对派”是由大大小小数百个不同力量构成的,他们在理念、斗争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只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推翻阿萨德政权。
沙漠的邻居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二章从奥斯曼到土耳其
研究奥斯曼帝国史的著名专家哈里勒·伊纳尔哲克(Halil İnalcık)打过一个比方,说奥斯...
-
附言 分裂的中东
现在阿拉伯国家有二十几个,这其实也就是说,阿拉伯人处在一种碎片化的分裂之中。众所周知的...
-
第七章陷入长期动乱的叙利亚
-
第九章正发党、埃尔多安与总统制
埃尔多安生于1954年2月。他出身平民阶层,据说小时候曾在伊斯坦布尔街头卖过带芝麻的面包圈(...
-
第十章 “大历史”视野下的土耳其军人政变
13世纪,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的贝克塔西教团(Bektāshī Ṭarīqah)在普通农牧民中影响巨...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