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书信——黄胖
沿用了上述关于“黄胖”望文生义的解释。实际上“黄胖”本是一种玩具泥娃娃。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节》载:“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仪。”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戊集有“黄胖诗”云:“韩以春日燕族人于西湖,用土为偶,名日黄胖。以线系其首,累至数十人,游人以为土宜。”宋庞元英《谈薮》亦载:“韩傧胄暮年,以冬月携家游西湖,...席间有献牵扯丝傀儡为土偶负儿者,名为游春黄胖。”宋张仲文《白獭髓》所载与此略同,并又为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一“游春黄胖诗”中所述及:“《白獭髓》记:开禧权臣因赐南园新成,会诸朝士,席间分题,有赋《游春黄胖》诗云:‘两脚捎空欲弄春,一人头上又安身。不知终人儿童手,筋骨翻为陌上尘。’以为一朝士姓俞所作。又《怡颜录》载韩傧胄以冬日游西湖,置宴南园,席间有献迎春黄胖者,命其族子院判赋诗,云:‘脚蹋虚空手弄春,一人头上要安身。忽然线断儿童手,骨肉都为陌上尘。’二诗一也,而不同如此。”其“陌上尘”,即土。
凡此可见,早在宋代即有以泥娃娃为“黄胖”之说,并且当时即以为“土宜”,亦即西湖土产,是一种背负小儿游春形象的泥偶;其取意是:背孩子游春,费力不讨好,与“黄胖揸年糕”(亦即泥娃娃背着孩子春年糕)取意相同。由此可知,“黄胖”并非“黄疸病人”。
2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