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问题的凸显
相比起Zoltan讨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时的财政-私人部门-央行三部门四象限图视角、讨论货币创造时的M0-M3层级化货币体系资产负债表矩阵视角。本书均衡分析➕M0➠M1货币创造的局限性在本章集中爆发出来了。价格水平的均衡分析导致价格体系塌缩,社零价格和要素价格被简化为一个维度,那么商品价格体系背后隐藏的菲利普斯曲线结构的信息就变得混乱。如此,在隐含预设的通缩场景下,备用货币供给者即使增加基础货币,公共部门只徒增债务,挤出信贷,但物价依然下降,内摩擦不出场经济就刹车了,还出现了一方面财政有挤出效应一方面还降低了(要素)价格水平的模拟情况。而坚持M0➠M1的金本位制货币创造思路令货币体系内部层次化互动过程变得模糊,在讨论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的影响时,假设央行在过热经济下增加货币供给,导致政府赤字,此模拟丢掉了备用货币供给者的假设。总之,泰勒规则已经暗示,央行是用利率的滑板在菲利普斯曲线的轨道上滑行,讨论时先明确曲线的结构和经济所在的位置很有必要。
36人阅读
LZW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 货币物上负担的时间价值
以第一卷货币作为未来效用索取权为出发点,建立了货币与未来社零抵押品池的浮动抵押关系,如...
-
第二章 问题的凸显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