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和货币紧密相连,债务和责任可分,货币和责任可分(原始债务神话)
责任是指一个人认为自己应该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行事的感觉,或者说是一个人欠另一个人东西的状态。那么确切地说,责任和债务有什么区别?答案很简单:货币。债务和责任的区别就在于债务能够被精确地量化,量化的过程需要借助货币来实现。 货币不仅使债务得以存在,而且货币和债务如影随形,一定同时出现。 引自 被误解的铸币史 为什么负债论会讨论货币的起源?
因为货币就是让债务成立的条件。谁欠谁多少钱,这句话里的“欠”和“钱”是不可分的。
美索不达米亚的石板上有现存最早的一批书面记录,上面记载着借贷款项、寺庙分发的配额、寺庙土地租赁的欠款等条目,每个条目的数额都以谷物和银子为衡量单位详细记录。 引自 被误解的铸币史 现存最早的文字,就是用来记录债务的,其中出现的用于量化的那个东西就是虚拟信用货币。
但“欠”不一定是“欠钱”=债务,也可以是和钱无关的责任。
所以债务是从哪里来的?
或格雷伯的问题:
如何把道德的责任转变成具体数额的货币,欠某人一个人情的概念如何最终转变成会计制度,使得一个人能够计算为了偿还债务,自己究竟需要多少只羊、多少条鱼或者多少重量的银子。或者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如何将欠神明的债务转变成欠亲属或者酒吧服务生的具体债务? 引自 原始债务溯源 原始债务理论提供了一种解释,被格雷伯认为是神话。
这里需要澄清三个问题:
1.原始债务理论的解释是什么?
如果税代表人们欠社会的绝对债务数量,那么创造真正货币的第一步,就是开始计算更加具体的债务数量,建立罚款、罚金和报酬体系,计算我们以某种形式欺骗了别人而欠下的债务。正因如此,我们才处于“原罪”或“有罪”的关系中。 引自 原始债务溯源 2.为什么是神话?
通过查阅人类学资料,可以发现:
货币通常不是在雇佣关系中作为报酬支付,它们通常用来重新安排人们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安排婚姻和解决争端,尤其是因谋杀或人身伤害而引起的争端。 引自 原始债务溯源 为了表示歉意,也为了显示你希望避免两家因此结下世代的血海深仇,你愿意把非常珍贵的东西赠送给那个人,货币由此诞生。 引自 原始债务溯源 进一步来说,原始债务理论假设:我们欠社会债,我们为了还这份债,创造了货币体系,以便还清所有债务。
但: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我们将看到赠送礼物给国王是多么的困难。而对于神明(更不要说上帝),难度将进一步被无限放大。交换需要以平等为前提,而在面对超自然的力量时,这个前提从一开始就不成立。 而对神明的债务由国家承担,并由此形成债务体系的观点,实际上也站不住脚 引自 创造谬论 将个人和社会/国家/神明放在天平的两端,并且妄想通过债务-货币体系将天平摆平,是神话。永远不可能平。
所以格雷伯在说:
在整个文献主体中,最初的假设可能是最严重的问题:人类在一开始,就为某种叫作“社会”的东西背负上了无尽的债务。我们推想到神明身上的,正是这种对社会的债务;然后,同样是这一债务,由国王和国家政府接手。 引自 社会与债务 时,他的意思不是“人不欠社会/国家/神明任何东西”——
3.格雷伯的替代理论是什么?
而是“人欠,但人欠的不是从定义上要求用货币偿还清楚的债务,没道理要求人按照债务-货币体系偿还,人首先永远无法偿还,其次要偿还也不是用货币,用货币偿还就是资本主义的自毁经济,我们受够了这个自毁经济”。
比较12中两个例子,可以发现最大的区别是:1默认任何人一出生无条件就欠,而且欠的是债务;2则是历史、情景性的,人干了坏事(谋杀)或好事(嫁人),因此欠(血债)或被欠(嫁妆)。
所以这里的安排人际关系意味着,货币诞生,不是从“人类有利己本性——商品稀缺——用(商品)货币交换商品来利己”这条“商品经济”链衍生出的,
而是从“人类有原始共产主义本性——人类为人际关系做了什么事情——用(社会)货币来标记欠或被欠的责任”这条“人性经济”链衍生出的。
同样是衍生物,但从哪里、如何衍生,是1和2的区别。
但最大的问题是:
全篇中没有很仔细地给无货币的责任和有货币的债务两种说法区分开来,以至于用比喻义的债务去形容责任时,很容易让读者误解为是实质义的债务,从而糊里糊涂、混乱不清。
这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格雷伯自己的问题?目前无从得知。
我接下来的问题是:资本和货币的关系是什么?
资本主义则最主要是一种用钱生钱的艺术(M-C-M')。通常,钱生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确立某种正式或实际的垄断。出于这个原因,资本家(不论是商人巨贾、金融家还是实业家)总是试图与政治权威结盟,以限制市场的自由,这样他们就可以更轻而易举地让钱生钱。 引自 中国:佛教与无限债务经济 货币-商品-货币。
资本是在实现了这条货币商品交易链时,不断遍多的那个货币。
社会资本或许可以解释为:我有社交资格,可以进入社交场合、换取人脉商品,然后就有了更多的社交资格,可以进入更多社交场合,获取更多人脉。
文化资本:有知识,受更多教育,有更多知识。(布迪厄是真没仔细看,这里需要一个清晰的文献综述)
呃,我想到为什么不喜欢鱼总是去社交,因为那看起来就像到处放人情债的资本家。明明可以不去让资本增殖,增殖到最后就是自毁。但当然不一定要用资本的逻辑去思考这个行为。
2024/8/7
看了一些书评,提到债务先于货币。啊?再回头看一眼书,确实最后一章才写到“债务货币化”,意思是之前的债务都没有货币化?太费解了。
这一故事来自《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的一篇文章,“不要把债务货币化:达拉斯(Dallas)联储主席论通胀风险和中央银行的依赖”(“Don't Monetize the Debt: The president of the Dallas Fed on infl ation risk and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Mary Anastasia O'Grady,《华尔街日报》,2009年5月23日)。我应该补充一下,在当前流行的用法中,“把债务货币化”基本被用作“印钱”偿债的同义词。这一用法几乎成为通用用法,但是它并不是这一词语的最初含义,即把债务本身变成货币。英格兰银行并未印钱来偿还国家债务,而是把国家债务本身变为货币。在这里,也存在关于货币自身本质的深刻论述。 引自 注释 看了格雷伯自己的解释,说这个词当时是被用来描述“(谁?)有债务——银行(为什么不是国家?和国家的关系是?)印钱——用印出来的钱偿还债务——债务被货币偿还了”。
但真要说这个词的话,他关联到了自己的理论,应该指,“国家欠债——国家拿自己的债务当成货币——债务被当作货币,货币就是债务,债务货币化”。
换言之,不需要银行印钱(铸币),也能用债务当成货币使用?
至此我所有的论述只是为了强调一个贯穿本书的事实,即货币没有实质。它事实上什么也不是,因此其本质一直是,而且估计以后也仍然是,政治争论的问题。 引自 债务货币化对世界经济体系的深远影响 因为他说货币就是一种比例计量+信用担保的方式,所以不是实体性的东西,就像数字、信用没有实体一样。
赎罪羊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牛
他的努力几乎毫无成就。他最知名的著作《礼物》(The Gift),意图一劳永逸地解决原始经济依...
-
从货币到国家
如果货币只是度量单位,那么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皇帝和国王应该关注它。因为皇帝和国王都希望在...
-
债务和货币紧密相连,债务和责任可分,货币和责任可分(原始债务神话)
-
格雷伯论儒家(含大量中哲论文ideas)
一 在雅斯贝斯看来,这一时代开始于公元前800年前后的波斯先知琐罗亚斯德(Zoroaster)时期,...
-
大国自信!
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维持着全球最高的生活水平——甚至于英国大概也只是在19世纪20...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