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着意外(改造的可能性)
唯一有条件去满足社会变化的建筑是那些更为按照都市化的方式组织的,处理方法像规划一座城市,拥有一个街道和广场的结构,作为秩序的支撑,从根本上不受使用形式变化的影响。
一个清晰的空间结构或基础结构容许持久性,制造了更多的能适应变化需要的空间。
越少强调建筑最初的计划功能,越能满足新功能或使用的需要。
要使一栋建筑具有最大能力,必须首先确保集体区域。功能流畅的交通动线、组织清楚的基础结构、正确的社会空间网络。
阿姆斯特丹孤儿院
建筑的主入口位于以城市道路后退的广场内,人们要先从街道进入广场,之后才能进入建筑内部,这个广场形成了一个过渡空间。
阿姆斯特丹孤儿院采用了单元式的平面,与当时主流的现代建筑非常不同。这个建筑是按照一个小城市来设计的:设定3.6×3.6米的基本结构框架单元,房间按照孤儿的年龄段,分成10岁以上和10岁以下两个大的组团,每个组团中又按照年龄大小和性别分成四个小组团。建筑师把每个小组团当成一个家庭,相对应地建筑空间由大、小两种尺寸的穹顶覆盖。小穹顶平面尺寸即为3.6×3.6米。
建造单元和空间单元的相似性形成了可认知、可识别的社会网络。在10岁以上年龄组的家庭单元中,按照普通住宅的模式,把活动室和就餐区合在一个空间中,就像是住宅中的起居室。
单元平面为了获得充分的日照和光线,采用了退后的布局形式,还引入了类似内院的室外空间。每个家庭单元都附带一个室外活动场地,场地进行了设计以激发儿童的游戏和户外活动。单元之间联系的内廊也被处理成“街道”。
金贝尔美术馆 Kimbell Art Museum
在金贝尔美术馆的空间里,康通过16个拱形空间单元的重复组合,带给了参访者与艺术品间的亲密体验。对康而言,每个经典比例的拱形结构体单元就是一间“房间”,金贝尔美术馆就是这一间间“房间”的组合体,它就是一个“社会”。
自然光源的引入,对于整个美术馆的室内空间来说十分重要。
美术馆的主入口和画廊空间被安排在二层,屋顶是画廊空间自然光的主要来源。光线通过安装在弧形屋顶高点上的一系列3米长的条形天窗进入室内。然而直射光除了会带来眩光之外,也会破坏艺术品。照明工程师利用计算机设计深化了弧形铝质反光板,以作为间接照明所需要的反射面。经过计算的穿孔铝板、不透光的铝板和人工照明灯具都可以安装在这个弧形的系统之上,并视需求以不同配置应用在画廊、大厅空间以及餐厅之中。这个系统为金贝尔美术馆带来了银色的光芒,使美术馆的内部空间带着一种空灵的气质。
美术馆二层的两个内庭院为户外雕塑展示场地,同时也是自然光的主要来源之一,康将铝质反射板带进的自然光称为“银光”,从中庭射入的光线称为“绿光”。在半埋于地下的一层中,两层高的内庭院为在修复室里工作的人员带进了非直射的自然光源,另外一处位于美术馆西侧的建筑和户外廊道间的两处2.4米的采光井,则为无采光面的办公室以及工作室提供了自然光线。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