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为防牵累急走避 开战损失 人人难免 突接电话 弃家出走 旅途寂寞 邂逅丽人 困居苏州 痛苦万分 参加悼亡 忽获喜讯 由苏返沪 日人来访 陈光甫氏 雄才伟略 “一·二八”后 畸形繁荣
放工时,还是有成千工人放出来,而且烟囱中还冒着浓烟,一望而知厂方仍未停 工。最感到奇怪的是,我和工人们谈话,他们都顾左右而言他,不愿和我多讲话。 有一次,我就向华洋染织厂中人问道:“现在银元已废除,何以造币厂还要开 工?”他们说:“现在造币厂,不是在做铸币的工作,而是将银元熔化成为银条, 工作繁重,工人反而加添了不少,据说这种银条,有一定的规格,每天成箱成车的不知运往何处?”于是我才知道,废除银元的政策很成功,报纸上正在登载白银问 题,在记忆中,记得那时节,黄金大跌,白银涨价,所以研究白银问题的论文越来 越多。 陈光甫氏 雄才伟略 国民政府收回了那么多的银元,国家库存之数字,可说打破纪录。 从前中国外交政策,孟心史说过: 清代以来,外交方面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轻外时期”,对自己国家自尊自大,对外国人一切估计得很低,外国人来朝,都要向皇帝叩头,英国大员来朝,声明朝见之时绝不叩头,但是自有许多官员及太监等,硬手硬脚地要他们叩了头为止,这是说明中国高高在上,万国的使臣来朝,都要屈膝叩头,否则,即是对堂堂的中国大不敬。第二个时期叫做“惧外时期”,中国受了各国的炮舰政策的威胁,屡战屡北,自信心消失,对外国人怕到不成体统,什么不平等条约都会签下来。第三个时期叫做“畏外时期”,从前中国的官员,都抱定一个宗旨,“千里做官只为财”,由小官升到大官,一层层地只求无过,不求有功,而对人民百般压榨,勒索钱财,有办法的能捞到一笔大财,就算是干才,在上的眼开眼闭,只求逢时逢节,或是逢寿辰,能受到一份丰富的礼物。县官要孝敬府道,府道要孝敬京官和巡按,如西太后做寿,全体文武百官都有名贵礼物呈贡,他们只怕一件事,就是最怕和外国人交涉,逢到华洋纠葛,就不敢问谁是谁非,总认为外国人是对的,因为事情一闹大了,革职有份,至于丧失主权,在所不问,这是“畏外时期”的外交上的一般情况。第四个时期叫做“媚外时期”,举凡上下官员以及一般人民,都认外国人的事,样样是对的,连月亮都是外国的圆,这一个时期维持了三四十年。 引自 第十九章 为防牵累急走避 开战损失 人人难免 突接电话 弃家出走 旅途寂寞 邂逅丽人 困居苏州 痛苦万分 参加悼亡 忽获喜讯 由苏返沪 日人来访 陈光甫氏 雄才伟略 “一·二八”后 畸形繁荣
37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