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論
光之羊 (不要恐惧,恐惧吞噬灵魂。)
清代臺灣具有後進性的移墾特質,隨著移民的進入與拓墾 ,逐漸形成漢人的街庄,清政府則隨後設官置縣,並引進中國式的文教制度操控地方。換言之,臺灣並非一開 始即出現士紳階層,而在士紳階層形成以前,商人是否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或負擔更大的社會責任?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問題。 引自第3页 東嘉生甚至認為臺灣商業資本的蓄積,大部分並非臺灣內 部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而是由中國匆促帶來的,再在 臺灣發展。這種說法,不禁令人產生這樣一個疑問:難道清代二百餘年之間,沒有發展出臺灣本土的商業資本嗎? 郊商真的都是大陸商人嗎?再者,這些大陸商人經過長時 期的發展,是否也產生了變化? 為了解答上述這些問題 ,顯然選擇一個特定的地域,探討這個地區的商人,特別 是臺灣本地商人的屬性與地位,應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基本上,本書即選擇竹塹地區為研究區域,以作深入的微觀探究。 引自第4页 或可在「內地化」與「土著化」的辯論這一脈絡中觀察這番討論。
3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