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脉络梳理极简版
计时360min
2024年7月14日
《张斌带你认识宏观经济学》
引言:豆瓣的资源分享很多且受益无穷,文章仅供学习交流。
经济学家张斌在得到的《带你重新认识宏观经济学》中梳理了脉络:
20世纪40年代之前#古典经济学#代表:[亚当·史密斯]
20世纪40-60年代#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代表:[凯恩斯]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货币资本主义学派#代表:[弗里德曼]、[萨廖尔森]
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代表:[卢卡斯]、[萨金特]、[巴罗]
20世纪80年代#真实经济周期学派#代表:[基德兰德]、[普瑞斯考特]、[普洛瑟]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by埃里克·以后#新凯恩斯主义#代表:[阿尔克洛夫]、[曼昆]、[耶伦]、[菲尔普斯]、[斯蒂格利茨]、[布兰查德]、[伯南克]
总:
阅读经典、向资深人士学习、知识迁移、以输出带动输入、边做边学
分:
#研究大萧条(Where)#:
分享思考:[1]谷牧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具体贡献有哪些?
[2]高桥是清如何推动日本的金本位制度?
[3]两位人物在各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推荐相关书籍:
“巴里·埃森格林的[一]《镜厅》,2017年中信出版社。
埃里克·克劳威的[二]《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2018年译林出版社。
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的[三]《美国货币史(1867—1960)》,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另外,对经济学家故事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看看中信出版社2023年刚刚出版的[四]《战争中的经济学家》,这里面有高桥是清、孔祥熙、凯恩斯和其他几位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经济学家,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还可以看看中信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五]《行动的勇气》,这本书很生动,作者伯南克作为当事人讲了美联储和其他政府部门如何帮助美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摘自《危机:“直升机撒钱”到底有何用》
#宏观经济学历史进展(When)#
分享思考: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不是个别行业或企业的盈利,而是总产出、总就业、通货膨胀等总量问题,以及如何让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2]古典经济学认为供给可以创造需求,市场能自发调节,不存在总需求不足,但大萧条的现实表明,古典经济学某些假设并不成立。凯恩斯在《通论》中指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以创造充分就业是一般情况,而不是古典经济学认为的特殊情况。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从个人和企业的最优化行为出发,用理性预期分析宏观经济问题,认为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会带来经济的不稳定。
[4]新凯恩斯主义吸收了各种流派的合理批评,认为需求和供给冲击都会带来经济波动,由于存在价格粘性和金融摩擦,市场不能自发恢复均衡,需要规则化的逆周期政策。
推荐相关书籍:
推荐一本详细介绍宏观经济学进展的书,[一]《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作者是布莱恩·斯诺登和霍德华·R.文,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译者是佘江涛等。这本书历史很悠久了,在这个版本之前还有很多版本。与一般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相比,这本书视野更开阔,能让你更清楚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脉络。”——《源流:各宏观经济学流派到底在争什么?》
#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相关(How)#
分享思考:[1]全社会的失业从个体角度的答案基于情绪获得广泛的共鸣,认识总量问题,脱离个体生活经验,类似看待“亿万个体互动过程和最终带来的结果”不够用。
[2]宏观经济学的方法:借助高度的抽象和逻辑演绎,提出各种假说和模型,用数据验证这些假说和模型是否正确,以此不断地逼近事物之间关系的真相。
[3]不问因果,重在对冲。
推荐相关书籍:
“这次我推荐的书目是[一]《哈耶克评传》,作者是布鲁斯·考德维尔,200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2018年再版。这本书我很早之前看过,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后也经常会再去翻看其中的一些章节。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讲了哈耶克如何如何,而是书中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争论的历史。门格尔、德国历史学派、韦伯、熊彼特等关于如何进行社会科学问题研究进行了非常激烈的争论,这些争论对于后来的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影响很大。经济学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宏观经济学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开展社会科学问题研究等等,这本书能够从方法论上帮你找到答案。”——《方法:你被“宏观经济学家”们骗了吗?》
#利率(What)#
分享思考:[1]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
[2 ]通货紧缩、零利率、通货膨胀的与1980-2022的日本银行。
[3]降低利率对资产质量的改善作用。
推荐相关书籍:
“这次推荐的书目是[一]《繁荣与停滞:日本经济发展与转型》,2022年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是伊藤隆敏和星岳雄。这两位作者有非常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决策咨询经验,在日本都很出名,伊藤隆敏还曾经是日本央行行长的热门人选。这是一本系统了解现代日本经济的书,对日本失去二十年的分析是书里面的重头戏,对日本货币政策调整的各种争议和心路历程有很好的回顾和评价。”——《利率:货币政策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
#债务创造财富(Why)#
分享思考:[1]就个人而言,要跑平时的2倍才能跑得过通货膨胀。
推荐相关书籍:
“写债的书很多。有讲人类5000年债务历史的著作[一]《债》,作者是大卫·格雷伯;有讲2500年政府举债历史的[二]《全球公共债务》,作者是巴里·埃森格林。这两本书都是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曾经组织课题组写过一本[三]《债务的边界》,更多讲的是中国有关的债务问题,这里面既有课题组成员的观点,难能可贵的是针对每个章节还有独立评审人的观点。多个角度对照着读也是一种乐趣。”——《债务:为什么说债务创造财富》
总:幸与君相逢。
经济学家在得到的《带你重新认识宏观经济学》中梳理了脉络:
20世纪40年代之前#古典经济学#代表:[亚当·史密斯]
20世纪40-60年代#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代表:[凯恩斯]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货币资本主义学派#代表:[弗里德曼]、[萨廖尔森]
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代表:[卢卡斯]、[萨金特]、[巴罗]
20世纪80年代#真实经济周期学派#代表:[基德兰德]、[普瑞斯考特]、[普洛瑟]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by埃里克·以后#新凯恩斯主义#代表:[阿尔克洛夫]、[曼昆]、[耶伦]、[菲尔普斯]、[斯蒂格利茨]、[布兰查德]、[伯南克]
总:
阅读经典、向资深人士学习、知识迁移、以输出带动输入、边做边学
分:
#研究大萧条(Where)#:
分享思考:[1]谷牧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具体贡献有哪些?
[2]高桥是清如何推动日本的金本位制度?
[3]两位人物在各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推荐相关书籍:
“巴里·埃森格林的[一]《镜厅》,2017年中信出版社。
埃里克·克劳威的[二]《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2018年译林出版社。
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的[三]《美国货币史(1867—1960)》,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另外,对经济学家故事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看看中信出版社2023年刚刚出版的[四]《战争中的经济学家》,这里面有高桥是清、孔祥熙、凯恩斯和其他几位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经济学家,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还可以看看中信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五]《行动的勇气》,这本书很生动,作者伯南克作为当事人讲了美联储和其他政府部门如何帮助美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摘自《危机:“直升机撒钱”到底有何用》
#宏观经济学历史进展(When)#
分享思考: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不是个别行业或企业的盈利,而是总产出、总就业、通货膨胀等总量问题,以及如何让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2]古典经济学认为供给可以创造需求,市场能自发调节,不存在总需求不足,但大萧条的现实表明,古典经济学某些假设并不成立。凯恩斯在《通论》中指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以创造充分就业是一般情况,而不是古典经济学认为的特殊情况。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从个人和企业的最优化行为出发,用理性预期分析宏观经济问题,认为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会带来经济的不稳定。
[4]新凯恩斯主义吸收了各种流派的合理批评,认为需求和供给冲击都会带来经济波动,由于存在价格粘性和金融摩擦,市场不能自发恢复均衡,需要规则化的逆周期政策。
推荐相关书籍:
推荐一本详细介绍宏观经济学进展的书,[一]《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作者是布莱恩·斯诺登和霍德华·R.文,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译者是佘江涛等。这本书历史很悠久了,在这个版本之前还有很多版本。与一般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相比,这本书视野更开阔,能让你更清楚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脉络。”——《源流:各宏观经济学流派到底在争什么?》
#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相关(How)#
分享思考:[1]全社会的失业从个体角度的答案基于情绪获得广泛的共鸣,认识总量问题,脱离个体生活经验,类似看待“亿万个体互动过程和最终带来的结果”不够用。
[2]宏观经济学的方法:借助高度的抽象和逻辑演绎,提出各种假说和模型,用数据验证这些假说和模型是否正确,以此不断地逼近事物之间关系的真相。
[3]不问因果,重在对冲。
推荐相关书籍:
“这次我推荐的书目是[一]《哈耶克评传》,作者是布鲁斯·考德维尔,200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2018年再版。这本书我很早之前看过,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后也经常会再去翻看其中的一些章节。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讲了哈耶克如何如何,而是书中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争论的历史。门格尔、德国历史学派、韦伯、熊彼特等关于如何进行社会科学问题研究进行了非常激烈的争论,这些争论对于后来的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影响很大。经济学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宏观经济学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开展社会科学问题研究等等,这本书能够从方法论上帮你找到答案。”——《方法:你被“宏观经济学家”们骗了吗?》
#利率(What)#
分享思考:[1]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
[2 ]通货紧缩、零利率、通货膨胀的与1980-2022的日本银行。
[3]降低利率对资产质量的改善作用。
推荐相关书籍:
“这次推荐的书目是[一]《繁荣与停滞:日本经济发展与转型》,2022年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是伊藤隆敏和星岳雄。这两位作者有非常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决策咨询经验,在日本都很出名,伊藤隆敏还曾经是日本央行行长的热门人选。这是一本系统了解现代日本经济的书,对日本失去二十年的分析是书里面的重头戏,对日本货币政策调整的各种争议和心路历程有很好的回顾和评价。”——《利率:货币政策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
#债务创造财富(Why)#
分享思考:[1]就个人而言,要跑平时的2倍才能跑得过通货膨胀。
推荐相关书籍:
“写债的书很多。有讲人类5000年债务历史的著作[一]《债》,作者是大卫·格雷伯;有讲2500年政府举债历史的[二]《全球公共债务》,作者是巴里·埃森格林。这两本书都是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曾经组织课题组写过一本[三]《债务的边界》,更多讲的是中国有关的债务问题,这里面既有课题组成员的观点,难能可贵的是针对每个章节还有独立评审人的观点。多个角度对照着读也是一种乐趣。”——《债务:为什么说债务创造财富》
总:幸与君相逢。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