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Chapter 1 莉莉丝 ◆ 为了一些别人看不出来并且不在意的东西而争论,太可笑了。 Chapter 3 改变 ◆ “这真有趣,你害怕他对我不利,也害怕我的反抗。 ◆ 她们在泥潭中挣扎,希望自己能舒服一点,但是她们以为是救命稻草的束腰、高跟鞋和裙撑反而拖着她们,让她们下坠得更快。 ◆ 尤其是这种大家心知肚明,却不会也害怕说出口的话。 可是,她们的愤怒来自哪里呢? 是对沉溺其中的美好幻想被打破的事实? 是对自己即将面对的命运的恐惧? 是对可预知的未来的不安? 还是无法操控自己未来的羞耻? Chapter 4 权衡 ◆ 莉莉丝能理解她的心情,在某几个轮回中,当她暗示自己忘记这是个游戏、全心全意攻略某个角色、被那个帅气角色宠爱时,她也会有这种飘然欲仙、幸福的心情。 所以女孩子们才会这么沉溺于爱情小说吧。 ◆ 在自我催眠、沉浸在幸福中时,也会有种深切的不安。那是一种想要抓住什么又明确地知道自己抓不住,一旦清醒过来,所有的一切都会破碎的感觉。 Chapter 5 勇气 ◆ 当你追着他跑,奉他为神明的时候,他会视你如敝屣,歧视你、看轻你;一旦你远离他,不在乎他,他又会对这些改变感到不适,反而想要回头拉住你,以维持原来的关系。 傲慢的男人忍受不了“自己的东西”主动离开,尤其是政治联姻的对象,或是其他对自己地位有益的对象。 一旦想清楚这一点,也许追逐的人就会发现自己原来追逐的不过是一个心中的虚像,真实的他也不过如此。 ◆ “我变成了什么样子呢?”如果这样问他,肯定是得不到答案的。这种模棱两可又不说清楚的指责很容易让人感到迷茫,甚至产生负罪感,一遍又一遍地回忆自己有什么过错,然后陷入无尽的自责。但如果脱离这种情绪,用置身事外的角度去看,最大的改变无非是不再顺着他的意,不再把他当回事而已。 他被莉莉丝的忽视刺痛了自尊心,然后用这种高高在上的话术来反击。 得不到答案不是没有答案。 因为那答案说出来,他就落了下风。 Chapter 6 舞会 ◆ 而且现在她知道大家想看什么。 他们想看被夺走未婚夫的女人去和另一个女人争夺、吵闹,甚至打成一团。 仅仅是为了一支无关紧要的舞。 这真是太奇怪了。 明明是她的未婚夫带了其他女人出现在舞会,并邀请那个女人共舞。 明明是她的未婚夫做了不合时宜的举动。 为什么大家却觉得丢脸的是她? 为什么公爵会做出一副“你让我丢脸了”的表情。 现在这个时刻莉莉丝做什么都是错的。 她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当成针锋相对、争夺男人的证据。 她仿佛陷入了一个斗兽场,对面站着玛利亚,而奖台上站着罗纳德王子。 看客们围着她们,兴奋地挥着手,叫嚣着:“快呀!快冲啊!快上去打啊!” 看客们期待着激烈的冲突,那可以为他们平庸的生活增添一丝乐趣。 如果她上去了,大家就会把这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看呀,两个女人为王子争风吃醋。” 他们会用高高在上的语气,轻蔑地说:“这就是女人之间的斗争。” 但是,如果莉莉丝什么都不做,也是错的。 “看,那个女人认输了,她平时得意扬扬,却连自己的未婚夫都看不牢,这个没用的女人。” 看客们产生了一种错觉——只要打赢这场仗,就能赢得奖台上的罗纳德王子。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她和玛利亚都没有选择的权利。相反,奖台上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挑选者。他轻松地看着比赛,得意扬扬,充满优越感,就像看着两个可爱的小狗争宠。 若莉莉丝这时陷入那虚假的优越感,认为自己在争取自己的命运,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真正的奖品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可是罗纳德王子可以。 比起奖品,他更像一个赏赐者。 比赛的结果并不会影响他的选择,所有的胜负都在他权衡利弊的一念之间。 他会赐予他喜欢的宠物宠爱。 换句话说,如果莉莉丝反抗,发泄出真实情绪,对着罗纳德王子大喊:“我不玩了,去死吧,浑蛋!” 那么,死去的就是她。 她没有选择的余地。 她要体面地迎合他、奉承他,说出合适的理由,给他足够的台阶下。 Chapter 8 诬陷 ◆ 不是说他是个老实人吗? 不是说他是一时昏了头吗? 只想当调解矛盾的老好人,却不想付出一点代价。 不在乎事实,说着谁都可以说的漂亮话,见风使舵地站在强势的一方,见缝插针地展现自己的圆滑,慷他人之慨,费别姓之财,用模糊不清的言论证明自己的话语权和慈悲。 伪善者。 ◆ “小姐,”女仆长提议,“让多琳和他一起走吧。” “啊?”莉莉丝问,“为什么?” “约克他太可怜了。” 莉莉丝问:“如果你觉得他可怜,为什么不自己和他一起走?” “……”女仆长张了张嘴巴,“可……可是多琳已经和他……多琳的名声已经毁了,如果不和他在一起,还能和谁在一起?” “和谁在一起都无所谓。”莉莉丝说,“那是她的事,为什么你要替她做主?” “可是他们之间有爱情,不是吗?他们不是相爱吗?” “真奇怪,刚才多琳被污蔑的时候,没有人问约克:‘身为一个男人,你怎么可以污蔑自己爱过的女人?’而现在,约克变成了一个残废,你们却突然想起了爱情。”莉莉丝疑惑地说完,然后又恍然大悟地拍了下手,“啊,所以大家才说爱情若有若无,令人捉摸不透啊。” “可……可……要不是有多琳,他就不会偷胸针,也不会变成这样。” “也对,追本溯源,要不是有人把他招进阿博特公爵府,他也不会认识多琳。”莉莉丝点头,“招他进来的人才是一切的源头,是谁把他招进来的?一起赶出去吧。” “不不不,”管家说,“小姐,现在追究这件事的源头毫无意义,还是得看多琳本人的意见。” ◆ “如果你想为了‘爱情’离开我,我绝对不会拦你,但是相对的,如果以后你受了什么苦,被辱骂、殴打,我也不会帮助你,因为那是你自己的选择。”莉莉丝蹲下来,轻声说,“多琳,虽然你说过要永远陪我,我也说过要永远保护你,但是作为一个思维正常的人,你应该知道,现实不是童话,也不是小说,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永远存在的。大家总是喜欢承诺永远,可所有的事情都会改变,永远都是有底线、有条件的,永远不变的只有改变。” ◆ “看到女人骑马就产生龌龊想法的明明是他们,可他们却用自己那龌龊的想法惩罚女人,剥夺女人正常骑马的权利。”莉莉丝说,“明明他们才更不适合分开腿骑马,不是吗?他们那东西那么脆弱,说不定会被磨烂。” Chapter 9 真相 ◆ 我原本以为,我会穿上漂亮的裙子参加宴会,然后被英俊的贵族甚至是王子看见,我们会坠入爱河,然后一直幸福。但真实的宴会不是这样,没有人会看向我,也没有人邀请我,我甚至连一支舞都没跳过。” ◆ “大家心里都知道真相,只是他们不想说出来,毕竟解决一件事最快的做法并不是寻求真相,而是让那个弱小的人闭嘴。 “处理没有攻击性的你,比处理满口谎言且有攻击性的约克更简单。得罪约克有可能被报复,得罪你却不会,所以即使你是冤枉的,只要把错推给你,大家就可以回归虚假的和平。 “和平的献祭品不是真相,而是你。” ◆ 没有人为她说话,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反思自己。 是我做得不够好吗? 是我不够善良,对别人不够宽容吗? 可是,按照莉莉丝的说法,没有人为她说话,恰恰是因为她平时太善良、太宽容、太……懦弱了。 ◆ 当人无法掌控命运,只能随波逐流的时候,就会向神祈祷,希望神能够帮助他。 ◆ 多琳,救你的不是神,是权力、武器和钱。”莉莉丝重复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他们的公平可能成为你的不公,所以,如果想要贯彻符合你自己标准的公平与正义,实现自己的理念,那你就需要权力、武器和钱。” ◆ 在男人的故事里,他们费尽千辛万苦,打败恶龙,赢得恶龙的财富和美丽的公主,成为国王的夫婿,最终成为国王。男人渴望赢得名声、财富、美人、权力,女人却只希望赢得一颗不知道何时会变的心。” ◆ 如果要达成好结局,就要善良、顺从、迎合,拼命地表达自己无害。 假如自己的利益和男主的利益有冲突,则必须抛下一切站在男主身边。 抛下一切,放弃一切,帮助男主达成他们的心愿,完善他们的人生。 ◆ 可是在被男主们告白时,除了攻略成功的欣喜,她也会疑惑:“你说你爱我,可你爱我什么呢?你甚至连真正的我在想什么都不知道。我只是在磨平自己的棱角,隐藏自己的内心,扮演一个你会喜欢的女孩而已。” ◆ 大家都在做角色扮演,这件事看起来有种荒谬的公平,但实际上令人心焦。 害怕伪装被发现,也害怕男主们不屑于再伪装。 等她失去了一切,除了男主的爱,她什么都没有,而男主们则可以随时因为看透她的伪装,或者腻烦她的伪装,收回那份爱。 没有了她的爱,男主们还有事业、名声、财富以及多姿多彩的人生,也依然会有无数美人做着公主梦和灰姑娘梦。 而她还剩什么呢? ◆ 除了我,没有人觉得这些故事奇怪,她们会说:‘你为什么要想那么多呢?他们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啊!’” “是的,所有童话故事的最后都会写‘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永远’,大家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心满意足,好像只有我在怀疑。” 莉莉丝喃喃道:“只有我在想,然后呢?什么叫幸福,什么叫永远?他们在一起了,然后呢?为什么大家就不深究了呢? ◆ 可这样的角色怎么能被称为女主? 她甚至不是自己的主宰。 ◆ “这世上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它们填补着男人的生活。如果他们需要女人,他们可以娶妻,可以调情,可以去妓院,社会不会骂他们淫荡,还会称赞他们风流、有魅力。他们也不用承担怀孕的风险与痛楚,甚至可以不用理会那些私生子。他们的选择太多了。” “但……但是……”多琳轻声道,“从小家人就告诉我,一定要遵守规范,不能骑马,不能射箭,不能大笑,说话要轻声细语。商业不适合女人,历史不适合女人,艺术不适合女人,女人学习太多知识没有用处……适合女人的只有恋爱、婚姻和家庭,以后一定要对丈夫忠诚,不能让家族蒙羞……只要我爱我的丈夫,为家庭奉献、顺从、能干,不奢求太多,好好地做一个贤妻良母,我的丈夫就会爱我。 ◆ “但是我也曾听到男人们抱怨。他们抱怨妻子一本正经、太无趣,所以他们去找情妇和妓女。我也曾看见那些女人得意扬扬地骂着妻子们无趣又无用,像个只会带孩子的木偶。”多琳茫然地说,“为什么呢?大家为了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从小压抑着自己全部的天性,把全部的自己都奉献给爱情和家庭,为了变成了一个合格的贤妻良母,甚至失去了自己,为什么最后却要被这样欺辱?那些男人,为什么不能好好珍惜我们呢?” 莉莉丝说:“多琳,想想吧。假如你的其他东西都被夺走,只剩下一枚铜币,那这枚铜币就是你的全部,你会牢牢地握紧它,珍惜它,生怕它从手中消失。但是,他们有一箱铜币,有无数的选择,他们可能一时觉得这枚铜币有价值,但是很快他们的精力就会被别的东西吸引走。你的百分百,只是别人的百分之一,那你怎么能奢求那个人像你一样珍惜这一枚铜币呢?” ◆ “从小到大,所有人都告诉我,女人要以爱情为重,要以家庭为重。爱情、婚姻、家庭、子女,我们所能期盼的和所能向往的,都是爱情。所有人都告诉我们,那是正确的路,是我的幸福,家庭是我对未来全部的向往,如果我不把它们想得很美好,我要怎么过下去呢?” 是啊,这才是女人生活的常态,所以小姐们聚在一起时才会没完没了地讨论浪漫史、男人、爱情和孩子,那是她们被灌输的人生的全部,除了那些,她们又能谈论什么呢? “可是……女人是批量生产的货物吗?为什么所有女人的幸福标准都得是组建家庭?” ◆ 其实,她们都知道身边的人是什么样子,可是她们还是抱有幻想,把一切都寄托在爱情上面,把最美好的幻想安在那些陌生的男人身上,希望身边出现王子,可以把她们从无趣的生活中解救出来,走向通往幸福的道路。 ◆ 英俊是长相好,勇敢是可以保护你,王子的身份可以让你过上舒服的生活,忠贞是安全感的保证,而宠爱可以让你获得被爱的感觉?”莉莉丝问,“这个标准还不够现实、不够势利吗?” ◆ “这些‘残缺的’王子构成了残缺的神,千千万万‘残缺的’王子构成了千千万万残缺的神,他们或强或弱,或伟大或渺小,或高尚或卑贱! “可残缺的神也是神。当你对他们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把他们奉成神的时候,你就会变得卑微。当整个世界都变成这样,神的地位就会一步步提高。如果全世界都会善待神,那大家就会惊喜于神的出生,憎恶人的出生,而神也会欣然接受这一点,没有人会讨厌被优待,所以他们会更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威,觉得这理所应当。这个世界最终被神统治,神限制人的行动,制定规则,规范行为,颁发禁令,圈养人类。 “人必须对神恭敬、怜爱和宽容,她们被圈养着,祈求着神的恩赐与宠爱,满足于自我奉献,并坚信自我奉献会有回报。她们认为神不会出错,神的选择总是有原因的,如果神出了错,那一定是坏人误导了他。 “可是,这些信徒不势利吗?当她们祈求、祷告或奉献的时候,难道不是在奢求回馈吗?以爱为名逃避现实,逃避压力,融入这个荒谬的世界,这难道就不卑鄙吗? ◆ “活成一个知足的行尸走肉,和其他人没有区别,头脑空空,然后继续告诉新的信徒‘大家都是这样的,你要相信神,会有奇迹的’,但她们明明盼望着神拯救自己,结果最后自己却活成了菩萨。 ◆ 神会表彰这些信徒的忠诚和无私,尽管信徒可能穷其一生都没能实现愿望。但是谁在意呢?她们为神奉献了全部,帮神实现了丰功伟绩,甚至为神诞下了新的神和新的信徒,构建了神的世界。 ◆ 如果被大家信仰的爱情不能让人变成一个更自信、快乐、独立的人,如果它会让人失去自我,无法成为一个具有自我人格的人,那它又有什么用?它只会成为囚禁人的笼子和枷锁!” ◆ 她那么羡慕他们,甚至把自己实现不了的人生寄托在他们身上,希望他们实现她做不了的事,因此更加怜爱他们。 Chapter 10 失踪 ◆ 是因为公爵的话无理,而是因为它太真实了。 是啊,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呢? 这是他们的世界,是他们的娱乐项目。 他们为什么要放弃快乐呢? 因为怜悯你、可怜你? 不,这没必要。 他们只需要感慨几句就可以表达自己的善良与仁慈了,更没有必要剥夺自己的快乐。 ◆ 恰恰因为你是平民,无权无势,所以才是最好的靶子。 ◆ “即使世界上没有任何人爱你,你也应该爱自己。” Chapter 11 大陆史 ◆ “虽然所有宗教都让人认命,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推翻现状,不认命的人才能坐上高位,不是吗?有了力量和权势,才有资格拟定神谕。如果说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那么有些人不认命,大概也是命中注定。” ◆ “美丽也许能带来一时的满足感,但只有美丽,没有保护美丽的能力,那便是灾难。” ◆ 他们靠女人的婚姻联系家族,靠家族关系让男人和男人的关系变得紧密,形成有势力的帮派,互相提携。然后,又靠妻子和情妇们生下孩子,以及这些孩子的关系进一步扩大家族。最后,女人们抚养孩子,管理着这个庞大家族中琐碎的事物,成为贵族们有力的后盾。 ◆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总是会为了不破坏气氛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掩盖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是吗?当别人贬低一个东西时,假如自己说喜欢,那就显得很丢脸,所以大多数人会迎合大众。”说着,赫卡特做了一个推的动作,“但是这种时候,如果能制造一个夸奖那个东西的环境,或者轻轻推她们一下,跟她说‘你眼光很好,这个很适合你’,她们往往就能下定决心,变成我们真正的顾客了。” Chapter 14 圣女 ◆ 是啊,在王子那里受到不公、打不到猎物的懊恼、打空的自我怀疑,可以化作恶毒的恨意,全部发泄在她们身上。 啊,有人比我弱,有人比我蠢。 看哪,她们在出洋相。 真相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他们能在这个狩猎祭上得到的唯一的好心情——痛快、惬意、优越感和满足感。 Chapter 16 测试 ◆ 为什么要这么拼命? 为什么不接受命运? 神曾经说过,让她接受男人的宠爱,接受命运,最后走向幸福的结局。 是啊,也许抛弃一切只留期待,只等着别人拯救,会觉得更轻松吧。 可是,当她不愿意再迎合他们时,当她因一念之差选错选项时,她只能迎来坏结局。 没有王子来救她。 没有神明显灵。 只有她自己——虚弱的自己、无助的自己,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茫然又懦弱的自己…… 所以,不能奢望别人的拯救! 不能信神! 神没有出现。 而她自己却是实实在在存在于这里! 她一直拥有的,从未改变,从出生就拥有的,就是她自己! 为什么要把希望寄托于别人? 要想活下去,就只能依靠自己! Chapter 17 女骑士 ◆ 当人们疯狂地追求某一种感情时,她们大多是在追求缺失的自我,那是一种拯救,一种映射,一种依靠感情寄托把自己拉出泥潭的希望和幻想。但绝大多数时间,她们自己都没有发现其中的关联。 ◆ 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男人是一种热爱内斗的生物。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同类比较,地位、权力、财富、体能…… 但是他们内斗的时候很喜欢把女人推出来当靶子,靠讽刺和辱骂女人打压对方。 事实上,他们都是懦夫,不是吗? ◆ 恋爱游戏,就是把女主放在险情中再被男主解救的过程。 表面上看起来,所有的事件都是女主的自由选择,但是故事的逻辑永远是男主解救危难之时的女主,然后让女主产生惯性的安全感和依附感。 有男主,有安全感,会获得解救。 没有男主,就会遭遇欺辱,达成坏结局。 就这样一步一步沉溺。 直到练就一遇到危险就希望看到他,一看见他就安心不已的条件反射。 被困住、被拯救、产生安全感、产生依附心,然后达成恋爱。 ◆ 先制定一个有利于自己的规则,然后让其他人按照这个规则行事,表面看着公平,然而从一开始,另一个人就处于劣势。 ◆ “奇怪啊,在这世上,很多没道理的事情一旦加上了‘传统’两个字,就能显得有道理了。”莉莉丝说,“明明是老人,依靠多年训练出来的经验和前辈的权威欺负新人,给新人下马威,竟然能说得这么冠冕堂皇,还真是‘公平’,这就是科尔里奇国骑士的勇敢、忠诚和荣耀吗?” Chapter 18 粮食 ◆ 很难说小姐们的善良与仁慈是错的,但是被抓来的兔子命运掌握在人类手里。 他们可以宠爱它,也可以虐杀它。他们可以饲养它,为它们提供最好的环境,亲吻它,叫它宝贝,也可以遗弃它,甚至吃掉它。 因为它可爱、无害,并且无力反抗。 Chapter 19 新年舞会 ◆ 别说笑了,也只有你们女人相信男人能酒后乱性,我们男人都清清楚楚,真的醉糊涂了,根本不可能乱得起来! ◆ 因为外表爱他,因为名声爱他,因为挺拔的身姿爱他,因为霸道冷漠爱他,因为财富地位爱他,因为自己的幻想爱他,但她不了解他真实的性格与想法。 因为美丽爱她,因为细腰爱她,因为丰满的胸爱她,因为白皙的皮肤爱她,因为柔弱温顺爱她,因为聊胜于无爱她,但他不知道她的思想与情感。绝妙的人们。绝妙的伪装。绝妙的爱情。 ◆ 也许,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爱自己比爱别人更难。看清现实,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比崇拜别人更难……与自己和解大概是我们要探索一生的课题吧。 Chapter 20 种子 ◆ 干净的水碰了烂泥才会脏,脏的不是水,是泥。干净的衣服染上灰尘会变脏,脏的不是衣服,而是灰尘。同理,他们说女人没接触过男人之前是干净的,接触男人之后,女人就变脏了,那脏的自然不是女人。 Chapter 21 求救 ◆ 破坏永远比建设更容易。 她们要面对的,是掌握着众多资源的罗纳德王子和累积了数代资产的贵族们。 你永远无法用道理说服装傻的人,就像你永远无法叫醒装睡的人。 更为无奈的是,这些人的靠山是科尔里奇国的最高统治者——康拉德国王。 ◆ “所以,你们要记住现在的感觉,就像记住埋在土里的记忆一样,记住现在的愤怒、不甘和哀伤,不要长成你们恐惧的人,不要接受你们厌恶的世界,不要和你们厌恶的人同流合污,你们要努力成长,想办法改变这一切。” ◆ 若是分析完利弊,对方准备忍气吞声,那么莉莉丝便不再多说什么,这是个人选择,她会祝福他们并且不再参与他们之间的感情纠纷。毕竟感情纠纷是外人最难插手也是最容易引火烧身的事。若是对方准备离婚,离开这个定时炸弹一样的男人,那么莉莉丝会尽可能地帮助她。 Chapter 22 怨恨 ◆ 康拉德国王说的那些被卖去矿井、被卖去妓院的人,他们生来就是奴隶吗?他们生来就低劣吗? 若是没有奴隶主,又哪儿来的奴隶? 是谁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是谁用自己的贪得无厌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奴隶,是谁为了自己低劣的欲望买卖奴隶? 站在这里的赛薇拉、肮脏小屋里的哈妮,还有那些数不清或者清醒或者混沌的女人,生来就是别人的玩物吗? 是谁对她们充满欲望?是谁让她们变成欲望的载体?是谁剥夺了她们的自由? 又是谁编织了一个又一个关于身份的谎言? 是谁把人当成玩物? 这些权贵和获利者可会因为这句话产生哪怕一丝的反省? ◆ 绝大多数上位者无法体会下位者的痛苦,他们不会,也不想体会。他们是既得利益者,有的只是傲慢和庆幸,庆幸自己不是受苦的那一个,然后鄙视那些人卑贱的出身,产生满足感与优越感。 ◆ 人是懦弱的生物,人们往往意识不到,他们总是会向能让自己产生安全感的对象发泄情感。 Chapter 23 猎物 ◆ “我们现在的处境确实很被动,但并不算是陷入了绝境,放弃才会陷入真正的绝境。” ◆ 经历了坏结局的真相,好结局的幸福便不能深究,一旦细细思索,便会觉得十分恐怖。 她以为的安全是真正的安全吗?她所信赖的人真的可以信赖吗?她以为正直的人真的正直吗?她看到的一切是真实的吗? 她在好结局中走上的康庄大道,也许只是一层脆弱的花玻璃。 一层玻璃,隔断了黑暗与光明。 那层薄薄的花玻璃不堪一击,不知道何时就会粉碎。 Chapter 25 她们是我 ◆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会变成种子,终有一日,它们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而且我们还能做得更多,我们还要做得更多,我们要一直坚持,直到看到我们梦想中的世界的那一刻。 Chapter 28 旅途 “你们不用跟我证明什么,你们太年轻了,孩子们,当你们经历得多一点就懂了,你们是不是女巫并不重要,人们不知道女巫的真实模样,也不知道女巫做了什么,更不知道女巫是否存在,他们只是想找一个发泄口,表达自己的愤怒,抚平自己的恐惧,填满空虚的时间,掌控其他人的命运,像那些贵族一样,凌驾于‘某些人’之上。” 然后发现这是一个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曾经出现的风俗——产翁制。当女人生育时,男人也装成痛苦的模样,模拟女人生育的过程。而女人生育之后,会被赶去干活儿,男人抱着孩子在床上休养,接受众人“你成功诞下了孩子”的祝福,仿佛孩子真是他十月怀胎,痛苦分娩生下的。 “大家都是这样的,这样便对吗?习俗如此不公,却要同意、忍受吗?大家都在撒谎,就可以扭曲事实吗?” Chapter 29 觉悟 “他也许是个好男人。” 塞赫美特说:“多奇怪啊,你宁愿赌未曾拥有的儿子是一个好男人,却不愿赌自己辛苦诞下的女儿能成为一个自信强大的好女人。” “在东方有一个故事,”莉莉丝说,“被老虎吃掉的人会变成伥鬼,为老虎寻找食物,把无辜的人引诱到老虎身边。 女孩下了结论:“所以,他们在害怕我们,因为我们很强,很厉害,很有力量!” 为什么想要控制她们,为什么千方百计打压她们,为什么需要她们又杀死她们?其中,除了欲望,难道没有恐惧吗?她们一直具有令他们恐惧的力量。所以,她们才是“女巫”。 获得能力就能赢得男人的尊重是一个谎言,所有杰出女性都曾被诋毁。 他们的利益与她们不同,他们希望的世界与她们的不同,他们没有她们的信念。所有人都知道钱与权的好处,可是几乎所有向往钱与权的男人都有一个想法——只要我有了钱和权,就有了女人。也许,在男人们的世界里,正如那句话所说——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与性有关,除了性本身,性只关乎权力。 “为什么换成女人,一切就不一样了呢?为什么我们总觉得一群女人就是拖累,为什么我们总会从潜意识里觉得,她们在一起就会压抑到寂静无声,或者发生一些明争暗斗的蠢事?” 她不害怕她们柔弱,柔弱的身体可以锻炼,她只害怕她们没有反抗精神,逆来顺受,蹲在泥潭里不愿起身。 Chapter 30 新队伍 “收起你们那多余的同情心吧,小姐们。”莉莉丝叹道,“想想这个村子的人对你们做了什么,如果你们还有剩余的同情心,不如先用在自己身上,如果觉得同情自己太过悲哀,那就把善心用在你的同伴身上,至少她们能成为你们的助力,而敌人只会伤害你。” Chapter 31 闯入者 人们总以为,只有女人会对自己的相貌有自觉,会利用自己的相貌优势。事实上,男人往往对于相貌更加自信,他们更乐于展现自己的相貌优势,毕竟女性的容貌会被百般挑剔,而男性总会得到夸奖。 Chapter 35 断锁 “在这个世界,动物们从来不会因为裸体而羞耻。只有女人,只有女人的衣服被扒掉,只有被他们看到女人裸露身体,只有他们偷窥女人的裸体和私处时,我们才认为这是对女人的羞辱,甚至我们一想到这样的经历就会感到痛苦。” 当男人凝视她们身体的时候,她们觉得惊恐、羞耻、不安和痛苦。可她们凝视男人身体的时候,她们依然觉得不安、羞耻,想要回避。不能简单地置换,也无法简单地置换。男人的凝视会让她们联想到自己或者别人被伤害、被侮辱的经历,她们的凝视却让男人想到了女人对自己的崇拜和性。 一味地后退,展示凄惨,把自己认定为弱者,不断地把伤口扒开给他们看,并不能活得有力量,也不可能获得欺凌者的同情,反而会让他们更加兴奋,变本加厉。她们一定要直面,并且改变。如果她们不改变,不只是她们自己,她们的姐妹、她们的下一代还会经历相同的事,经受相同的痛苦,重复相同的折磨。她们需要直视,需要愤怒,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Chapter 38 维尔博 她们得到的东西在增加,但她们自己的东西在减少。 比惨毫无意义,苦痛只是苦痛,靠别人的困难吸取能量,期望别人的同情、怜悯、施舍和自怨自怜、自我麻痹都是一条向下堕落的不归路。 Chapter 39 归队 用含糊的话术掩盖剥削的真相。把囚禁说成恩赐,把驯化说成奖赏。被拿走的是自我,被赐予的却是他人的意愿。 她崇拜他,迎合他,这说明她比他要弱得多。她是弱小、愚蠢、大脑空无一物的家伙。所以他可以教育他、教训她,把她踩在脚下。他没有打过魔兽,他不敢违抗贵族,辱骂这个女人是他能做到的最勇敢的事。 如果一个人拥有了自尊与自由,如果她完全地爱自己,为自己而骄傲,那么那些打压的话语便会变得无比刺耳且荒谬。她不需要讨好任何人。 “你不用去畅想下一次的伤害,我们不会总是受伤,只要摆脱那些有毒的过往,我们都会快乐的。” 世上不存在不反抗就被赋予的权力。若是会被落后憎恨,若是会被无知憎恨,那就让他们憎恨去吧!只有拆掉天花板,她们才能彻底站起来。
49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