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半路迷途的孩子
他们一路从远方走来,只为找到一些不无趣的人,但终究还是没有成功。如今,他们悲寒交加,困在浓雾里,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父母身边。这时,他们已经开始怀疑这是否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了。 引自 3. 半路迷途的孩子 但是宾客们对他并不在意,因为没有人认识他,只有汽车废旧零件仓库的老板回答说:“新车只要买下来就折价一半,如果再出点什么事故直接就一文不值。最后都得拆了变成零件,全部都归我,根本不经用。那你说还费劲赚钱买车干什么?不就跟白花钱一样吗?” 引自 7. 关于面子的价值 书商还认为、从两人的话来看,那个男孩就像一的回归,如同往复的螺旋,其他人之所以都看不到男孩是因为他们只认识自己的画面,因为他们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存在。 引自 13.从机场而来 所以,没有铺沥青的小路、开阔的野地、耕过的田地、废弃的乡下墓地,全都成了某种投射里的另一些地方,看到大千世界的这些细节时他总是要记笔记。在那里,有一条高速公路横穿过田地,旁边的土地长满杂草,无论在哪里,他的视线都躲不开这些野草:荨麻、夹竹桃、棕矢车菊、野蓟、鸭草、百夫长、来自草原的猪毛草,每种草分布的区域分明,夹杂在包装箱、砖块、废弃金属以及其他废弃物中间。 在他看来,这些草一点都不惺惺作态,它们在各个大洲的土地上扎根,去的都是空气和土壤酸度更高的地方,这些草使他想到另一个世界,他感觉自己是被排除在外的。 引自 13.从机场而来 他说,自从做了摘除鼻腔息肉的手术,自己就失去了嗅觉,但也变得更加理性,最近几年他还有点聋了,因此又更理性了一些。也许只有在失去某些感官之后,人才会变得理性。就比如说,失去嗅觉后,他才开始想各个季节的气味,在他的想象中,那是世界上最好的指路工具,比指南针还管用。 引自 13.从机场而来 说书人还说,有一些卡车司机很清楚如果走进麦地那·萨巴赫城会遭遇什么,也知道货物和卡车会被偷,自記会进监狱,即便如此,他们也会一路追随音乐,去享受妇敢们的待奉,远远地聆听老祖母乐团的演奏。 这就是歌谣的力量,它先是吸引了卡车司,接着又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引自 15.麦地那·萨巴赫城 这时,骑自行车出去转了一圈的父亲回来了,却发现自己的床不翼而飞。老人什么也没说,把一张行军床搬到了旧鸡舍里。他用一根铁棍把自己反锁起来,再也没出来过。 那段时间里的一个周日,和水利官员一起钓鱼时,他俩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天然的生活:两眼一闭,两耳不闻窗外事,因为一切都是虚妄和欺骗。 这些餐具的背后是一条线索,联结着不知多少过往的人和事。他感到很奇怪,其他人竟然对此视而不见,而只看得到一个物件。 引自 20.天然的生活是怎样的 一位鞋匠追求女骑手 一直被拒绝 因为女骑手只关心自行车,而鞋匠终生都在做鞋,最终女骑手去世,鞋匠参加了她的葬礼。
他们买了三明治和饮料。招呼完四个人,车主人坐在一张躺椅上,开始看一台便携式小电视。后来,四个人发觉,那个男人自言自语的话语其实是在说他们。他嘴里嘟囔着这些话:最后肯定能抓住,都一样;对他们肯定会从重处理,因为他们原来是无辜的;他们肯定能把这些人毁掉,把这些人也变成和他们一样暴力的畜生;世道就是这样,没有其他可能,不用指望什么。 四个人划着那条船去了海洋深处,朋友的尸体就绑在船上,在水面上漂浮着。后来,他们没办法让船掉头回去,就一直往前划。他们觉得,只要往前划的话,就一定能到达什么地方。 引自 30.逃亡中的年轻人类
4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