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洛克的宪制(政制)设计
本章的目的在于说明对洛克的政治思想非常关键的这些制度和学说——合乎理性的基督教学说,个人权利学说、私有财产制、家庭制度、基于同意的代议制政府制度,甚至科学事业——如何被设计成为一个融贯的宪制政体的组成部分而发挥。
一 合乎理性的基督教学说
通过驯化那些阻碍理性运用的激情,激发那些支持理性运用的激情,真正的、合理的基督教为世俗统治提供了关键的支持。它最有益的功能在于节制分裂人类的极端激情,促进对和平的热爱,并同时维系那种使得和平值得人们选择的理性自由精神。
洛克认为,堕落的人类的有朽性和其他种种不幸仅仅是人的出生状况,而不是上帝的惩罚。这就意味着我们没有义务忍受我们的状况或伴随这种状态的厄运。洛克明确肯定,彻底改善人类状况的辛劳在道德上和实践上都是可能的。就分娩这个劳动行为的范例而言,洛克指出,“如果有办法避免分娩之苦”,圣经没有规定女性“必受女性分娩之苦”的义务。……上帝不但允许而且希望我们运用自己的官能改善我们的状况。上帝赐予我们一种适合我们的理性本性的规则,它“只能是理性命令的东西,而不可能是其他什么”。最终,上帝的智慧和正义显现在一个自由统治政体中。
上帝作为明智的家长和政府的典范,既严格又放任地行使自己在所有权方面的专权,允许并指引他的理性造物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治。上帝提供的物资容易腐化,这样就不会宠坏我们。通过要求我们自己制作生活之物和享用之物,上帝教导我们勤勉、远见和责任。更一般地来讲,通过为我们提供理性自由的材料以及发展理性自由的责任——这种提供方式尊重我们对自己财产权——基督教上帝再次成为了慷慨、宽宏、理性的上帝。
二、私有财产权
洛克的意图是这样的:生产性私占的伦理不仅是为了将我们的心灵转移到别处,而是意在提供相当程度的心理防御,帮助我们理性地支配自己的抗拒和其他乱人方寸的激情。
财产权对洛克来说是世俗的定心丸,使得心灵能够稳健地应对自己的巨大恐惧和渴望。
洛克既在狭义上又在广义上使用“财产权”这个术语,既用它来指生产性获取的权利,又用它来指一系列个人基本权利。洛克指出,物质财产的获取和占有为正义感以及致力于理性自由事业所要求的基本权利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基础。对洛克而言,财产权在某种意义上是首要的权利、最基本的权利。它是一项特殊的权利,行使这项权利能够巩固我们作为理性自我的地位,从而巩固我们所有的权利主张。
洛克通过处于私占权源头的两个不同但含义有所重叠的原则来说明,财产权在他的宪政计划中发挥的复杂的调和作用。第一个原则是自我保存的权利。洛克将这项权利宽泛地理解为,不仅有权“享用肉食和饮料以及自然供应的以维持他们生存的其他物品”,而且有权享受“(我们)舒适生活”的一切所需。……他还是介入了第二项更为宽泛的原则,而且结果证明,这项原则更能反映他整个财产学说的特征。由于“每个人对他自己的人格享有一种所有权”,因而“他的身体所从事的劳动和他的双手所进行的工作是真正属于他的。”
尽管多数行动仅仅以短暂、片刻的方式存在,故而它们的心理或教化能力以及它们将自己印在我们的记忆中从而指引将来行为的能力是不确定的,但是私占这种特殊行为却运用和展现了人类创造和扩大一个可见、可触且基本可持续存在的领域的自由。因之,洛克的政治伦理——财产权为核心——远没有他的批判者所说的那样“资产阶级”或没有心肝。作为一个生产实体的行为,生产性私占具有一种特殊的扩展个体自我意识的教化能力。因此,洛克的 财产权体现了某种“以退为进”的策略,通过扩大个人的自由和权力领域,从而使得需保卫的东西变得更为可见,更加完整,激发对抗专断权力的保卫精神。
贪欲的驯化。洛克在宣称“法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存和扩大自由”的同时,突出强调政治权力的“目的无他,就是为了人的自我保存”(TT II.57、135;又见124)为了节制支配欲或为了辩护自由原则不同于放纵或任意,洛克提醒热爱自由的人注意他们最终还是屈从必然性。然而,由于洛克意在教化而非简单压制支配欲,他需要以某种方式体现支配欲,使得支配欲不会在与保存的关切混合后消失的无影无踪。物质私占权既基于劳动(故而基于自由的自我处置)又基于保存,故而完全符合洛克的需要。
《教育漫话》里,洛克把占有欲和贪婪之恶联系在一起,后者应在孩子心中“尽早翦除”(STCE105、110)。尽管如此,洛克在将占有欲看作“不义和争执的两种根源之一,搅扰人类生活”时,小心地将占有欲区别于支配欲更直接的表现形式。无论占有欲或拥有“某些东西”或事物由自己随意处置的欲望本身多么恶劣,相比于“任人摆布”或随意摆布他人,其造成的不义还是要少很多(STCE105、104)
为了防止孩子被教得“骄傲、虚荣、贪婪”,形成长期且固有的不节制的贪得无厌,不应给他们买玩具或只能给他们少量玩具,应当要求他们自己制作玩具。“这样就可以使他们习惯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自己所需之物,他们就可以习得节制、专心、勤勉、思考、策划和节俭等品质”(STCE130)。贪欲和占有欲没有被压制,而是服从勤勉或劳动的教导,并且,这样一来就与命令他人劳动的欲望分离,后者不再是占有欲得到满足的条件。《教育漫话》的教导与《政府论下篇》的第五章完全一致,通过将贪欲与慷慨和自主创造力结合在一起将贪欲正当化。
三、洛克式家庭
财产权在目的论上优先于家庭:个人的基本人格或者说对自我的财产权的完善,正是家庭恰当组建起来的目的所在。坚持个人财产权优先于家庭权威是洛克批判费尔默父权制权威主义的核心。
洛克区分政治权力和父权权力的目的就在于同时限制父权与政府权力,使家庭能在政治秩序中发挥恰当的功能。洛克反复暗示,这个功能是一种教育功能。(TT I.90、93;TT II. 56、59、61、65、67-69、170)洛克式教育不仅仅包括《教育漫话》阐述的教导原则与模式,而且还极为以来这些原则与模式发生作用的家庭的结构和指导原则。归根到底,一个完备的政治结构依赖于一个完备的家庭结构。
我们不能简单地假定会形成稳定的家庭。所有年龄的人在成为真正的成年人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巨大的困难,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这样来建构家庭,使家庭能够对儿童和完全长大的人都施加一种教化作用。由于特别是男人,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和长不大的孩子似的,一冲动就成了孩子的父亲但却抛下子女离去,因此建构得当的婚姻制度和家庭制度对男人真正成人非常关键。这些制度必须为男人与子女的母亲长相厮守,养育而不是抛弃或剥削子女以及总体上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提供激励。
洛克的整个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一个根本原则是:人格——自然就是自我所有——不能作为他人的财产。
四、政府的宪制
与卢梭不同,洛克并不认为应让共同体的所有成年成员都直接参与立法机关;洛克式的立法机关作为一个代表机关行使基于同意的信托权力(TT II.94、134、138、141-43、154、157-59、222)。洛克认为,代表制是将同意制度化的最有效手段。同意是公民自由的条件。通过同意,自由在从自然状态到政治社会的转变中得到保存。洛克将同意(自由)视为实现自我保存这个首要目的的必要手段 。由于我们终究看不透他人的意志,而且(至少可以说),我们无法假定他人真的关心我们的自我保存(TT II.22),理性的人必须至少保留某种独立的自治,而这种自治就蕴含在同意权中。
由于维护自由及其相关形式有时会使个人安全面临风险,同意权必须被视为自尊或尊严的独立源泉,能够激发自我保存的欲望。《政府论两篇》的修辞能使人看到,洛克试图培养由于主实现这个目的的激情和情感,就像他试着激发读者自豪地蔑视奴隶状况。然而,洛克的辞藻需要制度化实践的支持。建立代议立法机关使得信托性立法权原则上稳定持久地服从人民的正当权力。在一个良序的国家里,代表制实践可以为可能天然倾向于服从的民众提供一种振奋精神的自治表象。运用一种类似君主的权力来否定立法机关的意志,人民周期性独立宣示他们至高无上的独立自主,从而感觉到某种作为君主的骄傲。
根据洛克的判断,获得恰当的独立或自治需要贬低和限制政治活动。 这种贬低对于现代自由共和主义来说非常关键。尽管相较于古典共和主义实践,公共生活显然被贬低了,但是在洛克的设计中,公共生活对野心勃勃的人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就只有洛克成功说明了这些人的广阔欲望与正义及人民幸福的一致性。洛克教导我们,有了正义,保存和明智的财产权规范,就会有社会繁荣。社会繁荣带来社会层面的伟大,堪作榜样的意志力和独立性,积极的思索推动社会繁荣的人将得到的名誉(TTII.1,42) 通过向最具野心的人和最有才华的人展示变得伟大的前景,并给予他们实现这个目标的充分的政府权力,驱使这些人献身公共事业;与此同时,通过让他们的表现接受人民周期性的裁判,控制他们行使权力的行为。
人们也许会质疑,就其源自平等权利、同意性政府和理性假定这些看似确定的前提而言,洛克声称的政治理性主义,经过仔细的考察后,会露出自己的真面目,不过是稍加掩饰的主张平等的宗派性,被提出来对抗那些前现代世界主张不平等的宗派性。 相较于古典政治哲学的方案,洛克的宪制方案使政治辩论的论域明显变窄了。
洛克式立法机关的宗派分歧的根源就是他的正义学说或政治正当性学说的核心问题。通常,宗派分歧反映了推进理性自治的教化事业固有的一个双重需求。为了推进这项事业,洛克认为必须确认平等的理性人格这个假定,必须承认这项假定仅具有有限的历史证成依据,而且这项假定还会带来一些危害。必须确认平等的理性或平等的成人人格,很大程度上因为,不这样假定会带来最严重的危害。在实践中,拒绝这项假定意味着,为了获得政治社会的完全成员资格,我们必须为自己统治自己以及同意他人统治自己的能力提供严肃的、正面的证明。
如果我们假定,人格的权利完全在我们身上自然而然地出现,就像瓜熟蒂落一样,我们就割裂的权利与勤勉成就之间的一切关联,而我们正是凭借后者证明自己配享有权利。因此,将权利视为假定的资格讲导致人们蔑视甚至憎恨那些基于成就或功绩提出的权利主张。
基于这个根本原因,洛克既尊重基于理性假定原则的代表权主张,也尊重基于劳动-财产权理论(包括对自己的财产权)的代表权主张。通过承认基于纯粹人口规模的主张具有正当性,洛克承认成人参与自治的假定性权利。通过承认基于财富的主张上的正当性,洛克尊重生产性勤勉提出的主张,进而简介承认了努力获得的成就提出的主张,这些都是财富所表达的意思。
在这方面,洛克的宪制秩序类似于托克维尔所描述的包含两种平等激情的现代民主形式。一种是更纯粹民主或平等主义的激情,另一种则是被挥之不去(但已经被大幅驯化)的贵族骄傲冲淡了的平等激情。
从这个角度来看,洛克基于人口和财富的代表制,是对两种贡献的恰当奖励:为共同体的安全和繁荣做出的贡献,或者抵御人性或自然给人类造成的反复危险做出的贡献。随着《政府论(下篇)》论证的展开,洛克非但没有放弃而是完善了成人的假定理性这项平等主义原则,这项原则是他解释政治社会的建构的一个前提。准确地说,成人的理性这个假定是一项可以驳回的前提。成年后的人要以一种配得上成年人所享权利的方式来行为。
SodaM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195页——197页
洛克试图通过区分理性决定的意志与亚理性决定的一直,而非被决定的意志和无法决定的意志,来...
-
235页
正义值得一个完全理性的人格选择,至少意味着不义不值得选择。对不义或僭政的欲望是一种超越...
-
第六章 洛克的宪制(政制)设计
-
第六章
本章的目的在于说明对洛克的政治思想非常关键的这些制度和学说——合乎理性的基督教学说,个...
-
第七章 结论
自由秩序基于理性自治和理性同意。如果要实现良好的自治,自由主义者必须能够通过在真正的理...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