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 & 5
1. [女性学]
那"当事者"究竟指的是哪些人呢?他们首先是被剥夺语言的一群人,更极端地说,就是我最初所说的“词语匮乏”的那群人。他们有着生活的语言,但思想的语言只能从外界获得。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怎样才能获得何种语言。
女性主义所做的事,包括我自己在内,就是让女性获得语言的一个过程。他们集体性地缺失自己的母语,都是之后才逐渐获得的。与女性的情况相同,这个词我不太想使用,就是位于属下阶层(subaltern)的人,他们是否有可能获得母语呢?即便我无法成为当事者,但我还是想成为那些人的伙伴。当新的语言诞生的时候,我希望我是一个见证人,一个见证思想性时间、同大家一起惊叹并迎接新事物的人。
——p.231
女性学其实就是要将女性的经验化作语言、归纳成理论,只要你是女性,那么你就拥有可以向外界传达的内容。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信念所在。希望大家不要把学问这件事想得太过复杂,学问的起点其实就是“我是谁”。
——p.253
女性学就是将女性的经验化作语言的努力过程。我们将自己那份独一无二的经验,不是用悲鸣或哭喊的方式,而是通过展示证据,有条理地用语言向一个可以让我们安心的倾听者讲述出来。只有这样,可以被他人理解的语言、可以传达我们想法的语言才会出现。
学问并不是被关在象牙塔里的东西。我给学问下的定义是,经过努力积累沉淀下来的、“可以传达并共享的知识体系”。
——p.267
2.【“选择缘”与“无缘】
"选择缘"(commons)的原则首先是拥有“加入、退出的自由”,其次是“部分从属”,即那边不行的话还有这边。它的意思是不把自己完全交给集体。集体和自己并非命运共同体关系。
——p.226
为了弥补家庭、市场、国家这三者的失败,一种互助网络应运而生。这种互助既不是自助也不是公助,它的活动领域是一个名为“协”的地方。我想把这一领域中人与人的关系称为“选择缘”,它不是血缘关系、地缘关系,更不是社缘关系。
“无缘”不仅仅是没有缘分的意思。它本来是一个佛教用于,和“有缘”是一组反义词。所谓“有缘”是指那些我们无法逃离的羁绊,而我们自己选择主动脱离的羁绊,比如来到佛跟前的佛缘,则被称为“无缘”......而我所说的“选择缘”,就是这些缘的上一级概念。
——p.261
【部分从属】
学校的老师会对学生说,“你们裙子的长度大概这样,头发长度大概这样,咱们说好了,大家可要好好遵守哦。”说什么鬼话,谁跟你说好了,明明是你自己定的(笑),这种情况都经历过吧。
在社会上有好多我不记得我曾统同意过的“约定”。什么这个约定具有强制性,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遵守(笑),不然的话就要进监狱。人们通常想,要是这样的话,那就只能遵从了。这其实就是一种奴役,说好的事我不得不听话,没说好的,你就算说一千遍一万遍也没有用。我只能说我不记得跟你做过这样的约定,我没有理由遵守没说好的约定。为什么我们没有质问的权利?难道你不觉得这是个朴素又简单的质问吗?
——p.225
附:GPT对千鹤子“选择缘”和“无缘”的解析:
上野千鹤子(Ueno Chizuko)是日本著名的女性主义学者,她提出了“选择缘”和“无缘”等概念,用以探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尤其是与性别、家庭、婚姻等议题相关的社会现象。
“选择缘”与其起源和演变
“选择缘”(選択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基于传统的社会结构或责任,而是基于个人的自由选择。缘分,按照传统的理解,是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宿命性或必然性关联,像是家庭关系、血缘、婚姻等社会纽带。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上野千鹤子所关心的女性主义语境下,这些传统的“缘分”开始松动,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根据个人的情感、需求和愿望来决定要与谁建立关系、维持什么样的联系。这种“选择缘”反映了个体化的趋势,即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有更多的主动性和自主权。
这个概念的提出背景涉及现代社会的变化,尤其是在日本,家庭和婚姻等传统结构正在逐渐变化。年轻人越来越晚结婚,甚至选择不婚、独居。这样的变化不仅仅影响了婚姻和家庭,还延伸到友谊、社区和职业关系。上野千鹤子指出,人与人的联系已经从过去的“必须要维系”转向“我选择维系”,这意味着缘分不再是强制的,而是自主选择的结果。
“无缘”与其演变
“无缘”(無縁)在上野的讨论中,指的是个体选择主动脱离传统的社会纽带或关系的现象。在过去,家庭、婚姻、血缘、邻里等关系是许多人无法逃避的社会责任,而在当代,尤其是上野千鹤子观察到的日本社会,人们开始选择“无缘”——即主动远离这些曾经被视为必须维持的关系。
“无缘”一词原本在佛教中有着更为宗教性的含义,指的是与世俗世界脱离,没有亲近的缘分。上野借用这个词来描绘一种社会现象,即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婚、不育、不与传统的家庭纽带维系,甚至选择独居、老死无人问津的状态。这种“无缘社会”(無縁社会)现象在日本尤为显著,老龄化社会中,越来越多的老人无亲无故、独居终老。
应用与影响
上野千鹤子的“选择缘”与“无缘”概念不仅描述了日本社会关系中的变化,也引发了对现代社会中孤独、个体化以及性别角色变迁的深入反思。
- 家庭与婚姻的重构:在上野看来,传统的家庭结构和婚姻观念正在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婚、独身或保持非传统的伴侣关系。在这种趋势下,个体自由选择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而不是受制于传统的社会期望。
- 社会孤立:无缘现象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个体化的极端形式。随着个体选择的增多,一些人开始远离社会关系网络,导致社会孤立和孤独问题的加剧。这在老龄化严重的日本尤为突出。
- 性别与自由:上野千鹤子特别关注女性在选择缘中的地位。传统的性别角色和婚姻责任在当代已经不再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女性可以更自由地决定是否参与婚姻、是否生育。选择缘给了女性更多的自主权,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如何在独立与孤独之间找到平衡。
- 政策与社会保障:无缘社会的出现也对社会政策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老龄化、少子化背景下,如何为那些选择脱离传统家庭结构的人提供支持成为重要议题。
总结来说,“选择缘”体现了现代社会中个体对人际关系的自主选择权,而“无缘”则反映了某些人对传统社会纽带的主动脱离。这两个概念共同揭示了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如何在个体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的契机。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