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文本的墨学之影
鲁迅对于墨子是心灵的呼应者多,并不做学术上的检讨。他未必赞成墨子“明鬼”“非命”的思想,但是一些思辨的精神还是感染了自己。对比墨子《非儒》和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就批评孔子的基本精神逻辑而言,有接近的地方。鲁迅经由晚清学术思想的流脉,在现实的战斗里,强化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在知识论与认知逻辑的层面,远儒道而亲墨学,不是没有原因。毕竟,有了现代哲学资源与审美资源的鲁迅,对于古人的遗产只是择而用之,“故事”所以“新编”,乃有更大的隐含。只要了解那时候走上前线的左翼文学猛士,就可以理解小说《非攻》不是悠然的游戏之作。 引自 拾伍 晚年文本的墨学之影 /403
56人阅读
我要吃记忆面包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中国小说史略》的微言大义
道其趣旨,是深味审美肌理的人才有的笔致。在旧小说里,不易找到果戈理、契诃夫那样心仪的片...
-
对章太炎学识的取舍
不妨说,章太炎的存在,对于鲁迅是一个出发点,思想的逻辑是从这里延伸出来的。复古,其实是...
-
晚年文本的墨学之影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