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来访者的感受 170
174心理治疗中的人际过程(第七版) 大多数来访者回避他们自已的痛苦感受或对此轻描淡写是为了保护他们的照料者,不让照顾者看到他们对来访者正在造成或已造成的伤害。然而,这种对照料者的忠诚是以来访者的付出为代价的。成年后,这类来访者仍然会顺从家庭的规则,和他们的照料者一起否认伤害性的教养行为带来的影响。这类来访者以否认他们自身的害怕或被剥夺感为代价,维持不安全的依恋联结(“所有的一切都很好,没有问题”。当来访者以这样的方式否认他们自身的经验时,他们也没有为自已发声。这种方式保护了(内化的)照料者,让他们不会看到他们对来访者帮来的伤害〔例如,嘲笑或令其尴尬,不断地忽视或偏爱另一个孩于,要求其“完美”或者承担家中的“英雄”角色,打骂或让其遭受家暴,等等。来访者参与否认或忽略所发生的向题是为了能够让家庭恒定的规则得以维持。这是一种分裂的防御机制,即来访者维持着与一个被内化了的、通常是理想化的或“好”的照料者的联结,但同时,也维持着自己是“坏”的、感到自己有向题的状态。然而,如果痛苦的感受得以在治疗中表达出来,并且治疗师可以在不指责或否定来访者所依恋对象的情况下肯定来访者的体验,诸如持续性抑郁或广泛性焦虑障碍等可能会持续一生的慢性症状通常都会有所改善。 治疗师:是的,我能理解你“一直”都感到焦虑和担忧。听到你父母那样吵架,威胁和贬低对方,你一定吓坏了。你妈妈可能会很受伤,你爸爸可能会走开,而你无法阻止他们,也无法解决这个严重的问题。晚上,你和妹妹隔着卧室的门听到他们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这是那么令人心碎的场景。所以,不会的,我不会觉得你“大惊小怪”。这对你来说太难了, 而且可能对你父母来讲,这也很难。 治疗师的目的不只是帮助来访者表达他们的感受,因为这样并不能够帮助来访者把他们的感受与那个使他们感到悲伤、生气或受伤的具体的人联系起来,也无法让他们理解其中哪些人际互动造成了他们的这些感受。一般性的情绪宣泄不会让来访者在解决他们的问题上有所进展,反而常常将来访者从他们正挣扎着的真实感受或担忧中转移开来。在依恋理论的术语里,这叫“错失”。更有效的方法是治疗师帮助来访者识别那些反复出现的有问题的人际互动模式,以及这些模式如何造成了来访者无法体验或分享某些感受。例如,来访者因为某些事情感到难过,于是告诉了她的妈妈。但是,她的妈妈把问题夸大,并且不留痕迹地将焦点转移到自己的痛苦上;于是来访者感到困惑和孤单,只好走向冰箱拿冰淇淋吃。通过澄清在其他重要关系中反复发生了什么,并且对它们予以命名,治疗师就为来访者提供感到安全的人际关系,让来访者可以更充分地进人自己的感受并对之进行体验。借着因共情性理解带来的安全感,治疗师也可以帮助来访者识别在他们目前的生活中重复出现的有问题的人际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令人不快的人际情境总是重复出现。同时,治疗师也帮助来访者辨识在其他-些关系中其人际回应方式更好,或者这些更好的回应方式可能在这些人际关系中得以发展。 引自 回应来访者的感受 170
69人阅读
大 包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培养能动性:让来访者成为改变的
来访者而言,体验一种双方都承担责任的关系将会是有益的。治疗同盟中的这种合作是提高来访者...
-
培养能动性:让来访者成为改变的
有效于预。治疗师可以让来访者重新聚焦到更有成效的议题上,但要以一种把治疗动力维系在来访...
-
回应来访者的感受 170
-
回应来访者的感受 170
或者 治疗师:李,你在告诉我,你有多生气,但你说话时的声音愉快、柔和而平静。你说的内容好...
-
识别来访者经常呈现的情感集合 191
很多来访者都有这种情绪三角:经常体验到的愤怒情绪是对未被表达的悲伤的防御,而这种悲伤又...
> 查看全部1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