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的读书笔记
赖瑞和,广东梅县人,1953年生。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81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所攻读博士。1986年完成唐史博士论文后,曾在香港岭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马来西亚南方学院任教。曾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教授。
著有学术专著《唐代基层文官》和《唐代中层文官》。另有专题散文书《杜甫的五城:一个火车迷的中国壮游》《男人的育婴史》。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这“水边”,指的便是长安东南方的曲江池边(今西安大塔东南方)。三月三日是古代的上已节,古人在这一天到水边游宴采兰,驱除不祥。
江头官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历代对“欲往城南望城北”有两种解释。一说“望”的意思是“向”,如宋代的陆游在他的《老学庵笔记》中说:“北人谓‘向’为‘望’。”
史学大师陈寅恪的解说,比较能切中杜诗的旨意。早在1950年,他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论及白居易的《卖炭翁》,附带提到这首杜诗时,就感叹“自宋以来注杜诗者,多不得其解”。他指出,长安城北是宫阙所在,杜甫回望城北,“隐示其眷念迟回不忘君国”也。
冯至不愧是现代名诗人。他这本《杜甫传》初版于 1952年,在目前所有杜甫传记中,他的文笔是最清丽可读的。
大雁塔是他为了安置玄奘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而建造的。小雁塔的所在地荐福寺,正是高宗死后,武则天等皇室族戚为高宗荐福而建的。
曲江附近还有一个名胜,叫乐游原
从高宗朝开始,大明宫便是唐代皇帝朝会听政的所在。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也曾经在这里生活过,更把它的宫名改为蓬莱宫。
李德裕 长安秋夜
内官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
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我的印象是,唐诗中的终南山,指的是整个秦岭,也就是杜甫所说的“秦山”。现代学者一般也是这么理解的。比如,陈铁民的《王维集校注》,在注释王维的《终南山》一诗时便说:“古终南非仅指今陕西西安长安区南的终南山主峰,亦用为秦岭诸山的总称。”这深得我心。
我从翠华山回返西安途中,顺路到少陵原去探访兴教寺。那是我见过的最寂静的、最有宗教气氛的西安寺院。这里埋葬着玄奘法师和他两个弟子窥基和圆测的遗骨。这少陵原是杜甫在长安时期曾经居住过的地区。他在《哀江头》一开始,不就自称为“少陵野老”吗?
唐朝立国289年(从公元618年到907年),共有皇帝21位。除了最后两个皇帝昭宗和哀帝葬在外地,其余19位皇帝,都葬在今西安渭河以北的一个个山头上。但女皇武则天死后,和她的丈夫高宗合葬一墓,所以实际上陕西省内只有18座唐陵。这当中,又有三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昭陵、乾陵和桥陵。
和高宗及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相比,唐太宗的昭陵显得清静许多。它位于礼泉县东北,离西安约70千米,其实比乾陵更接近西安市区,但奇怪却没有什么游客。
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墓碑
昭陵博物馆旁有一通巨型的李勣碑。他是唐初著名的武将,曾帮助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打下了李唐的天下,后来更平定了东突厥和薛延佗。在高宗朝,他又东讨高丽,战绩辉煌。他在公元669年去世,享年79岁,陪葬昭陵。
杜甫 重经昭陵
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
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
唐代第五个皇帝睿宗李旦的桥陵,更建在蒲城县的丰山
按照《唐律疏议》所引用的一条唐令规定,当时的速度是:“马,日七十里(35千米);驴及步人,五十里(25千米);车,三十里(15千米)。”
李旦在唐史上没有什么伟大的功业,但他却“三为天子,三以天下让”,曾经先后当了三次皇帝,又让了三次皇位。最后一次就是让位给他自己的儿子李隆基—唐史上有名的唐明皇玄宗。
玄宗的泰陵 林园区里还有宦官高力士的墓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那“沙似雪”的场票些我在敦煌所见的吧?
岑参在他那首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不就有“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吗?
我从兰州乘搭了一列44次的特快火车,沿着黄河的流向,走过了盼望许久的杜甫《塞卢子》诗中所提到的那迢迢的五城:丰安城、定远城、西受降城、中受降城以及东受降城。
塞上江南银川
五原在唐代称为丰州,从地名都可看出它是一个物产丰盛的地方。唐代的屯田大使娄师德,就曾经率领一支兵马,在这里一面屯田,一面戍边。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在中国旅行 常觉得中国地面上的古建筑古文物太少了 这或许跟中国传统上都用木材来做建筑材料有关 木构建筑容易腐朽,也容易被历代的兵灾和火难摧毁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两座木构建筑都位于五台山,一是南禅寺大殿建于唐建中三年 即公元782年,其次是规模比较大的佛光寺,建于唐大中十一年 即公元857年
《长恨歌》中不就有‘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寛裳羽衣曲’这一句吗?这渔阳,指的便是今天的北京地区。
在今天的颐和园里,竟还一座耶律楚材的雕像。他是辽皇族,进了元朝任大宰相30余,对元代的典章制度有许多贡献。
陉xíng就是山脉中断的地方
这盐池的宽度只有2千米,可是却长达80干米,可以想见它面积之大。山西运城地图上也可见到这盐池,称为解池。解是指这里的旧称解县。
山西平陆县黄河茅津渡口。对岸便是河南三门峡市。来到这茅津渡口,才能真正体会到《诗经•河广》这首诗的味道。单看诗题,就可以知道这首诗要讲的是黄河广不广,宽不宽的问题。诗人说,黄河其实是不“广”的:“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说黄河宽广?一片苇叶就能疫过了)。接着,他又问:“谁谓宋远?”(谁说宋国遙远?),又自答:“跂予望之。”(我踮起脚尖就看得见了)。真把黄河的宽广说得十分形象具体,好不潇洒。
广州动物园
中山大学陈寅恪旧居 这里现在住着一个老先生商承祚教授是一位知名的甲骨文专家
陈氏书院 陈家祠
长沙市汉代赋家贾谊的故乡
那文舫楼是我曾祖父建造的,位于另一个村庄,叫高田墩。门前的那副对联,“高仕勤耕读,田夫戒逸奢”,便用了“高田”两字,
大门前左边正好竖着几把枯枝一样的枝条,叫梴(chān),是给丝瓜、苦瓜、黄瓜、长豆角等藤蔓蔬菜搭架用的材料
昆明最吸引我的 还是市郊云南师范大学校园里的西南联的旧址
昆明西山聂耳墓
宜良烤鸭
我觉得我在大理最大的收获,就是去了这个南诏国的都城太和城的遗址,并且在遗址上见到了那通巨大的《南诏德化碑》。 他是南诏的建国纪念碑。 太和城的背面是苍山 正面是洱海。
苍山边上的崇圣三塔,主要的大塔也是在南诏时期新建的,有点像西安的小雁塔,淳朴可爱
剑川石钟山石窟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阻。
公元763年,杜甫听到官军打败了安史叛军,高兴极了,便卷起诗书,急着下巴峡,赶回洛阳的老家去。他跟四年前的李白一样,正是从今天的奉节附近下三峡,不过杜甫大约只走到宜昌,就折北往襄阳和洛阳去了。
和杜甫一样,李白写诗时(朝辞白帝彩云间…),也正听到一个好消息。公元759年,他原本因叛乱罪被流放到夜郎,走到白帝城(今四川奉节)时,忽然听到被赦。于是他跟后来的杜甫一样,高兴极了,急着下三峡,赶回江陵(今湖北沙市附近)去。
河南省的宝丰县是妙善观音传说的诞生地
千唐志斋
藏民把这些湖称为海子
松潘
若尔盖大草原
拉卜楞寺是甘肃地区最重要的黄教寺庙,有一种庄严、静的气氛。我觉得它远比青海湟中的塔尔寺壮观。塔尔寺的游太多了,商业味道也太浓了。拉卜楞寺交通不便,孤立在甘的一角,反而保存了纯朴的一面。
泰宁位于福建省北部,靠近江西省,是个很小的县城,交通不便,很少有外人来。但这里却有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天启年间兵部尚书李春烨的宅第,俗称泰宁尚书第。
福建宁化的石壁村,据说是我们客家人南下的“摇篮”。
1000多年前,公元769年左右,诗人元结因为母亲去世,便离开他道州刺史的职位,来到湖南祁阳面临湘水的一块地方,卜居守制。他在这里前后住了大约三年。不过,他丁忧服满奉召回长安不久,便病死在京城了。
元结在祁阳期间,营建了他的浯溪石刻。他把自己的三篇文章《浯溪铭》《峿台铭》和《痦廣铭》,请三个友人用三种不同的纂体,刻在浯溪的三块石头上。此外,他更把自己写的《大唐中兴颂》,请好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刻在浯溪一面巨大的摩崖山石上。
过去我们一向称元结是一个盛唐的诗人,很少有人留意到他的“血统”。其实他是鲜卑人,本姓拓跋。他的先祖随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彻底推行汉化政策时,才改了个汉族的姓“元”。他是北魏王族常山王元遵的第十二世孙。
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曾经在湖南永州度过漫漫十年,写下名篇《永州八记》。
安阳殷商宫殿遗址区后面古老的洹河,在阳光中显得那么年轻。
河北满城 是保定附近的小城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
汉代的墓很少是“凿山为陵”(或说“依山为陵”)的,就连汉武帝的茂陵,也只是堆土为陵罢了。中山靖王墓却是汉代少数“凿山为陵”的墓,但“凿山为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从前猜想,汉代和唐代许多这类依山为陵的墓,它们的墓室应当是建在山顶上的。果然,来到满城一看,那靖王墓的确是在山峰顶上,而且是那么靠近峰顶,离峰顶恐怕还不到10米。
刘胜妻的墓在另一边,也是如此接近峰顶。
当年他们就在靠顶峰的地方,像挖火车隧道一样,先挖出一条长达51.7米长的墓道,然后在墓道的尽头兴建了一组墓室,包括车马房、库房、前堂和后室。
应县的木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辽正是一个外族契丹人的王朝。
陕西韩城位于黄河的西岸,是汉代史家司马迁的故乡
三门峡著名的中流砥柱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这是欧阳询写的《九成宫醴泉铭碑》开头的第一句。许多人刚学写毛笔字,大概都曾经临摹过这一句。没想到,这碑还立在当年九成宫的原址——陕西麟游。
在长沙街头,常可见到有人售卖一种用面粉烘烤的大饼,原本是厚厚大大圆圆的,再分切成小块出售。我也买了一块,边走边吃,很好吃。
我怎么想不起来这是一种什么食品呢?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