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皮尔士
皮尔士对笛卡尔四个错误的分析批判构成了避开近代以来认识论中心主义的深刻思想。他与这一传统针锋相对,正面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第一,我们没有内视的能力,所有关于内部世界的知识都根据我们关于外部事实知识的假设推理而来。 第二,我们没有直观的能力,一切认识都逻辑地由先前的认识所决定。 第三,我们没有不用记号( sign)思维的能力。 第四,我们没有关于绝对不可知者的概念。① 这就是皮尔士所谓的四种不可能,对于其后果,皮尔士在他的文章中不避繁冗地做了详细的分析,限于篇幅我们无法在此赘述。但即使从上述引言也可看出他与笛卡尔主义乃至整个近代哲学传统的尖锐分歧。这种分歧的最主要之点在于两个相关的主张:其一是否定任何内在的认识,否定内在精神实体;一切认识都是外在地发生的,所谓内在的知识不过是我们根据外在的知识对于内在世界活动的一种类比的假说。因此并没有一个内在独立的意识实体,它无非只是一种思维的功能,其所用材料均由外部世界而来,没有一个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内在领域。其二,与此相关的是,思维不能不用记号,而记号便意味着要求解释,这个解释不可能来自思维本身,而只能来自思维所指的外在对象。皮尔士指出,人无非是存在的思想,因此无非是一系列记号。这样,他就把人从一种内在的精神实体化解为一种记号的存在,一种社会化的外在的存在。“每个思想都是一记号这个事实和生命是一系列思想这个事实一起证明了人是一种记号;因此,由每个思想都是一外在的记号证明每个人都是一外在的记号。也就是说,人和外在的记号是同一的⋯⋯我的语言就是我自己的整体;因为人就是思想。”②这大概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用语言化解意识主体的主张了。皮尔士的这些结论意义重大,它把偶然性、外在性、社会实践推到了哲学中心,由此摧毁了近代哲学的支柱:不可怀疑的直接内在意识、非语言的表象以及不可说的自在之物。 引自 第一章 皮尔士
92人阅读
真白叶依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 皮尔士
-
杜威、皮尔士与詹姆斯的思想来源
如果说皮尔士的思想来自康德,詹姆斯的思想来自英国经验主义的话,那么杜威便是黑格尔的“后...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