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Cocobolo (吨吨吨)
大家看现在还有一些集体经济的典型,比如华西村,华西村是把自己的土地上全部“种”了厂房,“种厂子”不种地了,于是收的是厂租。再看广东珠三角“四小虎”,顺德、佛山、南海、中山这些发达的农业地区,更不用说了,村集体在干吗呢?全都在收厂租、收房租。那么战旗村,在收什么租呢?在收“资源租”,在收“风景租”,在收“铺租”。乡村十八坊也好,小吃街也好,妈妈农庄也好,所有这些资源资产都是租出去给租户,然后村集体吃的是“铺租”,就是 “商业租”。想想这就变成什么呢?过去的地主收的是“第一产业租”,华西村收的是“第二产业租”,广东“四小虎”收的是“第二产业租”,战旗村收的更高级,是“第三产业租”。有时候大家说“我们搞不了集体经济”“我们村什么也没有”,那是因为没有把村集体放在“吃租者”的地位上。 引自第240页
3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