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本屋大维那一节
遥遥领 (江畔月)
屋大维被重新洗牌的元老院授予了一个重要称号——“元首”(Princeps),意即“元老院首席”(Primus Inter Pares)。
“元首”或“第一公民”的称号完全符合罗马共和国的“S.P.Q.R.”的精神内涵,与国王、僭主、法老、皇帝乃至独裁官等专制统治者有着本质区别。
现在这个全新的尊称“奥古斯都”倒是为屋大维的集权统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名头,它更多地具有神圣的意味,而无专制的嫌疑,正好适合深受元老院和罗马人民爱戴的屋大维的身份。从此以后,“奥古斯都”就成为一个比执政官更加庄严神圣、也更有实权的至高称号,使屋大维既享有了东方皇帝的集权之实,又避免了专制君主的坏名声。
在罗马,与中国的“皇帝”一词相对应的至高称号就是“奥古斯都”。自从屋大维之后,罗马帝国以及后世西方形形色色的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都被称为“奥古斯都”,意即“皇帝”。所以,研究罗马历史的学者们通常都把公元前27年屋大维获得“奥古斯都”称号作为共和制与帝制的分水岭。
3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