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形而上学的认识论转变,及古典形而上学的终结)第一章 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
p018 如果说古代形而上学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存在是什么”,那么可以说在近代哲学中,哲学家们意识到我们关于事物的知识与事物之间的差别,从而开始关注“我们能够认识什么”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认识论的转向”。古代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尚未从理论上将思维与存在区别开,哲学家们相信事物就像我们所思想的那样。随着人类认识活动的深化和发展,近代哲学意识到我们所认识的事物与事物自身可能是不一样的,因而哲学家们开始深入地分析知识和我们的认识能力,并且把认识主体确立为认识的逻辑前提。在近代哲学的奠基者笛卡尔那里,不是“存在”而是“我思”构成了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或基本出发点,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形而上学的主要对象,即上帝、我思和物体等三个实体。由于近代哲学主体性原则的限制,使他们难以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康德把近代哲学的二元论推到了极致,通过对理性的“批判”划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范围,一方面以知性的范畴体系重构了“内在的”形而上学,另一方面把“超验的”形而上学转移到了伦理学的领域。而黑格尔则试图重建形而上学的统一体系,他在融合古代哲学客观主义立场与近代哲学主体性立场的基础上恢复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理念,以“实体即主体”为核心,以认识论、本体论、逻辑学同一的原则建构了一个包罗万象、庞大恢弘的形而上学体系。在某种意义上,黑格尔哲学既标志着古典形而上学的完成,亦象征着古典形而上学的终结。
野山竹筒饭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即康德与黑格尔对范畴理论的展开)第一章 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
p011-012 如从亚里士多德深人探讨存在的意义即范畴开始,从范畴体系的方面规定世界的逻辑结构...
-
(古典形而上学在黑格尔这里的完成,语言哲学转向恢复形而上学研究)第一章 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
p012 仅就古典形而上学的任务而言,可以说黑格尔哲学标志着形而上学的完成。由于现代哲学发生...
-
(近代形而上学的认识论转变,及古典形而上学的终结)第一章 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
-
(现代形而上学的语言转向)第一章 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
p018-019 在现代哲学中,海德格尔独树一帜,批评传统形而上学的科学思维方式“遗忘了存在”,...
-
(形而上学的演变概述)第一章 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
p019 不恰当地说,西方哲学形而上学问题的历史演变大致走了一条从存在到认识而到语言的过程。...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