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岂能大无畏
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德不足守。 人君畏惧的也只有天。如果连天命和天谴都不害怕,那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 不惧天变的,当然更不惧人言。 结果是什么呢?众叛亲离。王安石却不在乎,因为在他看来,他从事的是利国利民不同凡响的伟大事业,这种道德的崇高感、使命感和优越感,让他斗志昂扬无所畏惧。 道德,是王安石的鸡血针,甚至海洛因。 司马光也一样。 政治文明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心理保障,那就是无论在哪个领域,哪怕在战场,都不能鼓吹和提倡什么大无畏的精神。人是要有敬畏之的,掌握了公权力的就更是如此。你可以不信上帝,也可以不信天命,但总得有所敬畏有所不为。什么都不怕,那才可怕。 有敬畏才有底线。所以,司马光终其一生,都只会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不会进行人身攻击。到宰相变成连自己性命都不在乎的章惇,情况就开始急转直下。再到胆大包天底线全无的蔡京,则不可收拾。 引自 执政岂能大无畏
1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