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主义和表象论,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两个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特征)第十章 形而上学与后现代主义
p291 “哲学家们常常把他们的学科看成是讨论某些经久不变的永恒性问题的领域..其中有些问题关乎人类存在物和其他存在物之间的区别,并被综括为那些考虑心与身关系的问题。另一些问题则关乎认知要求的合法性,并被综括为有关知识‘基础’的问题。.....因此、作为一门学科的哲学,把自己看成是对由科学、道德、艺术或宗教所提出的知识主张加以认可或揭穿的企图。它企图根据它对知识和心灵的性质的特殊理解来完成这一工作。哲学相对于文化的其他领域而言能够是基本性的,因为文化就是各种知识主张的总和,而哲学则为这些主张进行辩护。它能够这样做,因为它理解知识的各种基础,而且它在对作为认知者的人、‘精神过程’或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再现活动’的研究中发现了这些基础。去认知,就是去准确地再现心以外的事物:因而去理解知识的可能性和性质,就是去理解心灵在其中得以构成这些再现表象的方式。哲学的主要关切对象是一门有关再现表象的一般理论,这门理论将把文化划分为较好地再现现实的诸领域,较差地再现现实的诸领域、以及根本不再现现实的诸领域。” 在此,罗蒂揭示了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两个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特征:将哲学视作是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并认为哲学主要的是有关再现实在的一般理论。前者他称之为基础主义,后者称之为表象论。而这两者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传统形而上学根深蒂固的观念。
野山竹筒饭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踪迹意味着本原不在场,只是留有踪迹,因而踪迹才是非本原的本原)第十章 形而上学与后现代主义
p287 所谓“踪迹”、在传统的理解中,意味着本原的在场。意味着一种初始的非踪迹,因而是经验...
-
(表象论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形式)第十章 形而上学与后现代主义
p290-291 在本体论阶段。表象论主要体现为对世界的二分,例如,在古希腊柏拉图哲学中,把世界...
-
(基础主义和表象论,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两个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特征)第十章 形而上学与后现代主义
-
(后哲学文化的特征,意味着作为其他学科基础的大写的哲学的终结)第十章 形而上学与后现代主义
p295 这个后哲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意味着大写的哲学的终结,也就是那种作为其他所有...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