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页
楚门 (请不要在没有选择的时候选择放弃)
所以,我们就要重写上面的世界文字发展的年代: 公元前4500年(至今6500年)左右,中国红山文化时期的部落大联盟之间的唯玉而尊的信息交流,形成了玉文化为人类信息符号的原始码或负载体,同时出现与此相关的上古原始象形文字的陶文,为后来的甲骨文的发明奠定了中华象形文字的基础。 任何一种语言文字的产生都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最主要的是对外部的交流。拉丁文产生于爱琴海上的一个以海上贸易为生的小岛,那个小岛上的部落需要一种大家都能相通的共同符号来进行海上贸易。埃及文字也是处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三角交流地带而产生的。巴比伦文字也是处在中亚和东亚和欧洲入口处的交流地带而产生的。 中国北方红山文化也是处在从高加索到中原,从朝鲜到蒙古、中东,南上北下,东奔西迁,几百个大部落联盟的交流地带。 牛河梁中心墓地里就有二次葬(多次葬)的有玉随葬的大墓,这些二次葬的墓主就是归天在外,再运回部落墓地重葬的。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华文明核心的中原仰韶文化的北上路线和北方红山文化南下的路线。那是中华文明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长时间的几百几千个部落的大交流,地域长达几千里。这就是文字形成的原始动力和社会基础。一种大家都能相通的人类信息符号的载体一用玉的象形实物符号就产生了。红山人爱玉,进而用玉创造了中华文字的原始象形码即象形器,这是天时、地利、人和所造就的。 引自第312页
2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