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政府与经济发展
1. 地区间竞争
工业化时期的地区间竞争是以各地区有相同起点为前提的。中国在1964年的“三线建设”为此提供了基础。三线建设在“三线”地区建设了工厂+研究院。这样的话,后续和乡镇企业一起,共同培养了大量的工人,也就实现了农业到工业的转型。
地区间竞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评价地方主官——“官场+市场”
“官场+市场”也会有问题:1. 缺乏真正的淘汰机制。有些官员不思进取,也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2.造成地区间的恶性竞争。没办法共同发展。3.地方官员任期有限,市场和公司竞争延续性强,容易出现为了GDP而一时大量投资,形成负债。
2. 政府转型(生产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1. 在法律制度建设过程中,行政是需要更多介入的。法制完善后,行政逐渐减少。
2. 政府有大量需要花钱的地方(民生、国防等),所以要收税。我国目前第一税种是增值税,第二是企业所得税,第三是个人所得税。税务系统在逐渐完善。民生支出主要靠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不能依靠土地金融了,所以需要有一个主体税种,房地产税什么时候出台?
3. 在经济发展早起,生产型政府可以有效组织和调配资源;经济发展后期,服务业发展,需要的是服务型政府,原因:(1)服务业规模小,不需要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2)以人为本,需要服务型政府。
53人阅读
微笑女孩瓜兮兮_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六章 债务与企业风险
一、 债务与经济衰退 债务引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1. 负债率高,抛售资产还债,资产价值降低速...
-
第七章 国际国内失衡
GDP=居民支出+投资+出口 问题:“重投资,重生产,相对轻民生,轻消费”。投资+出口多,居民...
-
第八章 政府与经济发展
> 查看全部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