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唾弃黄金可汗(征服女真金国 西夏 畏兀儿 黑契丹)
建立了大蒙古国后,成吉思汗开始了对外征战。
1207-1209年 成吉思汗通过对西夏的征战,掌握了针对围墙城市,城壕和堡垒的新的战争模式。与在城市中长大和使用悠久围城战术的将领们不同,成吉思汗创造了自己的攻城战法——包括切断敌人外围补给,引黄河水灌城。
接下来1210年,女真人想让成吉思汗称臣。因为女真人控制了南方货物的流通 成吉思汗为了获得这些货物 要么臣服 要么宣战。虽然历史上汪罕曾经对女真金国称臣 但是成吉思汗这个阶段不想向任何人下跪 于是选择宣战。(为什么不能和平建交呢?感觉成吉思汗还是打出惯性来了。)
女真人对草原的权威不是取决于其军事威力,而是取决于他们对流入畜牧部落中的货物的牢牢掌控力,这些货物来源于整个中原的作坊和城市。草原可汗的地位,取决于他赢得战争以及确保稳定的商品供给能力。通常两者是相一致的,战场上的胜利,可提供劫掠战利品的机会。成吉思汗击败并统一所有部落的史无前例的成功,无意之中带来了结束劫掠的结果,但也因此窒息了货物的流通。由于所有的产品都源于南方,成吉思汗要想取得这些产品,要么就作为仆从勇士,效忠于南方的某个统治者以获取货物:要么就去攻击他们,抢夺货物。 引自 4 唾弃黄金可汗/164 (这次战争的正义感似乎有些勉强。可能正因为如此,更要重视民众的心理建设。)成吉思汗把发动对外战争作为一项民主事物,所有人参与讨论作战目的和计划。
1211年 召开忽里台大会…成吉思汗通过组织一个长期的公开性讨论,使共同体中的每位成员都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场战争。尽管士兵们在战场上应该绝对服从命令,但即便是最低级的士兵也是被当成下级伙伴来看待的,他们不仅要理解作战的目的,而且还具有自己的发言权。高级成员在大型的公开会议上聚集起来讨论问题,随后各自回到自己的部队,继续与下级勇士们一起讨论。为使每位勇士都负起完全的责任,无论职务高低,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并且必须明白,他们正处在作战计划的什么位置上。 引自 4 唾弃黄金可汗/164 与女真人的战争充分展示了 只要是战争就残酷非常。在这方面,作为读者也没法站在主角立场去褒扬蒙古人。蒙古人擅长心理战术,在己方塑造和宣扬战争正义感,在敌方散布谣言和恐慌。蒙古人并不是在战争中获得荣誉,而是从胜利中获得荣誉。使用狡猾的诡计和残忍的手段获得的胜利,也是胜利,而没有虽败犹荣一说。
蒙古人处处显示出其聪明才智,而在将女真人的最大资产(即大量的人口)转变成他们最大债务的能力方面,蒙古人明显地更富有创造性。在进攻一个城市之前,蒙古人就会清除四周所有的乡村。他们会通过扩大十进制军事组织的方式,强有力地征募当地的劳力。每个蒙古士兵都必须驱集到当地十个劳力,供其驱使…作为军队的扩大部分,这些俘虏的日常工作就是要找到供给牲畜和士兵的食物和水,还要搜集用于填满即将围攻城市的护城河所需的物资,如石头和泥土。这些被征募的人还要操作各种围城武器,用木制的或石制的投掷武器来捣毁城墙,另外,还要去推移用于突破城墙的移动塔楼。 引自 4 唾弃黄金可汗/164 蒙古人,却对数量众多的当地人大加利用。蒙古士兵修改传统的草原策略——利用围捕敌人牧群,并将它们驱赶到敌人战线或家园的策略,在士兵们迅速进攻之前,制造大混乱。在这场对付女真人的战役中,蒙古人就采用了这种针对成群小农的策略,蒙古军队分成小部队,去攻击未设防的村庄,纵火焚烧,驱赶居民。受惊的农民四处奔命。他们阻塞要道,给女真人的军需物资运送造成困难。 引自 4 唾弃黄金可汗/164 草原生活和定居生活的人思维不同,蒙古人无论进攻还是撤退都可以消灭敌人。
作为终生的游牧民,蒙古人早就学会在运动中作战。对于半兵半农的人而言,逃跑意味着失败,追赶则意味着胜利。定居民的士兵要把攻击者从他们的领地中赶走。游牧民要消灭敌人,无论在进攻或指退的时候,都该消灭敌人。对蒙古人来说,两种趋向都象征着战斗,逃亡后撤的征服与驻军占领的征服是一样的。一旦蒙古人将对手诱出围墙城市,他们就会使用自己已掌握的、操控大群牲畜运动的手段,最为普遍的是,他们或拉长追击者的战线,因为战线越长防备就越弱,只要蒙古人将敌人诱进圈套,就易于攻击,或者逃亡的蒙古人会分助分队,这样就把追击者也分成了更加容易对付的小群体了。 引自 4 唾弃黄金可汗/164 与女真人的战斗从1211持续到1214年,成吉思汗包围中都,女真黄金可汗愿意与蒙古人和解,作为附属国纳贡。但是蒙古军撤走不久,黄金可汗违背盟约南逃开封。成吉思汗再次组建军队,返回女真领土,再次征战。
1215年,彻底劫掠和焚毁中都以后,成吉思汗带着新部众,大量的货物,大批的俘虏,踏上回草原的路程。丝绸之路分出来一个向北的庞大支流。大量的货物刺激了人们的欲望,俘虏中大量的手工艺人,需要生存和材料的供给,促使成吉思汗更进一步去征服。
成吉思汗带回家乡的货物数量,…数量虽如此巨大,但部众的欲望却无法得到满足。…每个蒙古人都可坐在自己帐篷内用丝绸盖着的漆具上;每位少女都可喷洒香水、涂脂抹粉以及穿金戴银。每匹骑乘的马都可装上金属装备,而每个勇士也都可配备青铜和铁制武器。为生产他们的手工制品,数千新工匠需要更多的原料一从木材、黏土和布料,到青铜、黄金和白银等所有的一切。为供养这些工匠,源源不断的大麦、小麦以及其他食品,不得不跨越阻隔放牧草场和南部农田的辽阔荒漠,进行拖运:成吉思汗带回家乡的俘虏越多,他所必须获得的供应给他们的食物和必需品也就越多。新奇的物品成为必需品,…他征服得越多,就越需去征服。 引自 4 唾弃黄金可汗/164 成吉思汗不太想打仗的时候,因为他的威望,还有人请他去打仗。
(黑契丹)屈出律通过限制穆斯林民众宗教活动的方式,开始迫害穆斯林他禁止集众祈祷,而且还禁止公共礼拜和宗教研习。… 没有一位穆斯林统治者愿意给他们提供保护,八刺沙衮的穆斯林转而求助成吉思汗来推翻他们暴虐的国王。成吉思汗还是命令哲别一这位恢复契丹君主国的将军一统率两万蒙古士兵横跨亚洲,前去保护穆斯林。成吉思汗不愿御驾亲征,这表明他先前所占的这些地区对他来说是多么地不重要。他的世界是在蒙古,他想与家人一起呆在客鲁涟河沿岸的曲雕阿兰营地,度过尽可能多的时间。遥远的沙漠绿洲城市和山脉,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多吸引力。… 由于蒙古人是应畏兀儿穆斯林的请求而组织这场战役的,因此他并不允许抢劫、毁坏财产,或者危及平民的生命。 引自 4 唾弃黄金可汗/164
yiyang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2 三河传说
虽然他曾找寻到远离混乱频仍的草原争战而又与世无争的生活,但篾儿乞惕人的袭击告诉他,那样...
-
3可汗之争
为了比札木合高一头,铁木真向汪罕求亲,竟然遭到了汪罕的算计,这是任凭谁都料想不到的。汪...
-
4 唾弃黄金可汗(征服女真金国 西夏 畏兀儿 黑契丹)
-
5 算端与可汗的较量
长子——术赤(因出身存疑 引起其他儿子排斥) 次子——察哈台(与术赤矛盾最深 自己当不成大...
-
6 发现欧洲、征服欧洲
窝阔台没有随军出征,征战不是他优先考虑的问题。部分是出于治理国家的乐趣,窝阔台觉得他应...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