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强党的领导 遏制村级贿选
六、加强党的领导 遏制村级贿选
1.党管选举是遏制村级贿选的关键
村级贿选现象主要发生在村庄有内生资源的地方,如预期要征地拆迁的城郊村、“三资”(资源、资产、资金)丰富的村。
在强化党对村级选举工作的领导之后,贿选现象被遏制。而之前之所以会贿选泛滥,根本原因就在于弱化了党的领导,放任了官僚体系用官僚的逻辑来应对村级选举工作。
2.只抓选举程序的官僚主义
在选举工作中,官僚主义逻辑体现得十分明显,贿选现象长期存在与官僚主义逻辑有极大的关系。首先是技术工作取代政治原则。选举中不能出现问题,尤其不能出现闹事、互掐、上访等现象,所以,一开始就要在程序上做细、做到位。
科层体制中的官员在一些碰钉子的问题上不敢坚持原则,不敢硬碰硬,而是采取和稀泥的态度。结果是,村级选举的候选人良莠不齐,什么人都有,这极大地降低了村民对村干部合法性的认同。
3.基层官僚主义是如何放任村级贿选的
查贿选可能拖延、耽搁选举工作。基层官员放任村级贿选,一个原因是贿选的取证很难、查实更难。
另外,选举法对贿选的定义较为模糊和宽泛,也使得基层政府难以处置一些贿选事件。
还有就是,即便基层政府下决心查处贿选案,但是调查贿选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乡镇人力、物力本来就有限,对贿选的监控等更是无从谈起;更重要的是会拖延选举的时间,或者迫使选举重来。
为了使选举在选举日内顺利完成,基层官僚也不会将重点放在贿选上。
鉴于这些原因,只要贿选行为不引发较大的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基层干部干脆就对贿选现象不闻不问。
4.谁选上都得听乡镇的
对于乡镇来说,只要选举顺利完成,其阶段性重要工作就完成了,至于谁当选对它来说都是一样的。这源于当地富人对政府都有所求。简单理解如下:
一是这些富人之所以要竞选村干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结交县乡干部,从而抬高他们在当地富人中的政治地位,延伸他们的关系网络,提高关系网络的质量。
二是当前国家资源下乡力度很大,各种项目如雨后春笋一般进入农村,富人担任村干部更能够通过与政府的关系获得这些项目的建设资格,从而获取相应的利润。
三是这些富人都有自己的企业,在税收、安全、消防等方面都不规范,他们与政府有关系就可以在这些方面有所便利。
四是村里“三资”等公共利益,主要包括山地、土地和建设用地等,在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下,担任村干部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将之纳入囊中。
基层政府早拿捏住了富人候选人的软肋,了解他们想得到什么,也清楚自己可以给予他们什么。富人们在项目落地、治理钉子户、打击上访户、实现村治秩序等方面,往往有奇招,给基层政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基层干部自然乐见他们当选。
5.加强党对选举工作的领导
之所以能够遏制贿选势头,与其加强党对选举工作的领导有关系:
一是坚持党的原则、体现党的意图,党委政府在选举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是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定,规定了候选人的门槛和对候选人的政治审查。
三是不怕出事,见苗头就打。
四是形成了高压态势,起到了震慑作用,使候选人不敢贿选。
五是高位推动选举工作,选举中的问题由省委来承担责任,下级党委政府就敢遏制贿选。
六是规范村级公共资源的利用,使别有目的的人不想参加选举,而想参加选举的都是有群众基础、想为群众办事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人。
维特根斯坦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四、注意力内卷:基层“创新”泛滥的逻辑
四、注意力内卷:基层“创新”泛滥的逻辑 1.为什么都在工作创新 工作创新对于领导来说是“亮...
-
五、基层党建如何避免形式主义
五、基层党建如何避免形式主义 1.基层党建形式主义的表现 当前,基层党建领域是形式主义的重...
-
六、加强党的领导 遏制村级贿选
-
七、基层安全生产治理:管理比执法更重要
七、基层安全生产治理:管理比执法更重要 1.安全生产在管理不在执法 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中,管...
-
八、基层治理中的防“二次事件”
八、基层治理中的防“二次事件” 1.案例 调查发现,基层之所以会在他地发生影响较大的事故后...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