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民评康有为
“诚然,诚然!”袁世凯很快地说,然后转脸问道:“有个叫胡衍鸿的革命党,哲子,你熟不熟? “怎么不熟?他是广东人,一名汉民,字展堂。笔下很来得,我们在东京常有往还的。 ”好!”袁世凯略一踌躇又说:“我是开了缺的,不在其位,不妨谈谈,三年前有人拿了一份《民报》给我看,其中有一篇文章,我还记得题目叫做《记戊戌庚子死事诸人纪念会中广东某君之演记》,这'广东某君据说就是胡衍鸿。其中记戊戌那年的内幕,颇得实情。 这一说,严修跟杨度都大感兴趣,因为天下皆知,戊戌政变由袁世凯告密而起,如今由当事人亲口道来,自非道听途说可比,所以都凝神静听。 “这胡衍鸿,我很佩服他!他说康有为一变再变,自欺欺人,一点不错。康有为前后有'五个退化'。 引自 瀛台落日(下) 所谓“五个退化“是胡衍鸿的批评:“康有为初时,说要创一个大教。他见中国用孔子教,几千年人心晦塞,民气奄弱,他说弟子之不肖,未必因为师傅之不良。孔子的教,非不大纯,现时中国却用不着,必得大加改良,兼取一切佛、老、耶、回诸教的精义,融造参合起来,做一新教。平心论之,康有为此时志气真是不可及的。” ”他自号长素',争长素王,语虽狂妄,志气之高确不可及。"严修问:"退化何说?” 照胡衍鸿的说法,康有为由监生中了举人,“打动凡心”,不做教主要做政治家,在志气上是退化了一级。不过他讲民主,也讲民族,说过“保中国不保大清”的话,亦未足为非。 及至由举人中了进士,去民远而去官近,大谈立宪,这立宪自然是君主立宪,无形中变成“保大清”,志气上又退了一级。 到得上书言事,“屡蒙召见”,康有为论调又一变,“竟反背前日的话,以为实在连议院也可以不必开,宪法也可以不定,有这般的好皇上,但求讲变法够了!”这样,志气上岂非又退一级? 戊戌改变后,康有为自称奉有衣带诏,“命他起兵勤王,结果变做保皇。"胡衍鸿的词锋很锐利,他说:“勤王、保皇本应该没有分别,然而解释起来却很可笑。勤王是要起兵保驾入清君侧,皇上既然岌岌可危,说着勤王就该马上去做,若是皇上没有危险,也不必去勤他。” 引自 瀛台落日(下) 接着胡衍鸿又说:“保皇却不然,不必兴兵动众,只须集些钱财,不论何时何地,皇上没有危难,我也可以保他,皇上就有危难,我也是这样保他,皇上坐在北京,我坐在这里,天涯地角,两不相谋,也是一样保法。 康有为变到这个主义,要算他目前归宿所在,却比起勤王时节,又是第五级退化了! 谈到这里,袁世凯停了下来,啜口茶闲闲地问杨度:“哲子,你在东京见过‘康圣人'所奉的衣带诏没有? 多少人想见都见不到。我不信有此一诏!”杨度答说: 康门高弟,亦颇不以此举为然。 引自 瀛台落日(下)
5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