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读书笔记
《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 32个笔记 第一章 ◆ 李善德伸手接过,只觉得两张麻纸重逾千斤,两撇胡须抖了一抖。 ◆ 2024/12/18发表想法 前文提及李善德看房时想象一家人日后赏桂的情形。 原文:一股淡淡的喜悦,像古井里莫名泛起的小水泡,在李善德心中咕嘟咕嘟地浮起来。十八年了,他终于在长安城有了一席之地,一家人可以高枕无忧了。庭中桂花树仿佛提前开放了一般,浓香馥郁之味,扑鼻而来,浸润全身。 ◆ 坊口恰好有个赁驴铺子。李善德想到他今天做了如此重大的一个决定,合该庆祝一下,便咬咬牙,从锦袋里摸出十枚铜钱,想租一头健驴,又想到接下来背负的巨债,到底搁回三枚,只租了头老驴。 ◆ 他反复计算过很多次,可每次闲暇时,又会忍不住算一遍。 ◆ 这一次购置宅第,可以说是李善德多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举动。他今年已经四十二岁,他觉得自己有权憧憬一下生活。 ◆ 2024/12/18发表想法 前文李善德接下房贷契的时候胡须抖了一抖,对比可见此事后果非同小可。 原文:他整个人僵在原地,只有下巴上的胡须猛烈地抖动起来。 ◆ 我之境遇,比这老兵何如?他能多劈一刀在造化上,我为何不能? ◆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既是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李善德读着这酒汁淋漓的诗句,握着纸卷的手腕突地一抖,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胸中漾开。 第二章 ◆ 一番铜臭交易之后,心中那点“昔我往矣”的淡淡离愁,也便没了踪影,倒省了很多苦情文字。 ◆ 2024/12/23发表想法 做人最紧要系开心。 原文:“大使莫气恼,本地有句俗谚,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此乃养生之道啊。” ◆ 2024/12/23发表想法 老实人的真实写照 原文:“我……我……”李善德支吾了几句,终究没敢反悔。这个老胡商是唯一的救命稻草,若是发怒走了,自己便真的希望断绝了。 ◆ 2024/12/23发表想法 理工男的纠错思维+老实人的实实在在=命中注定996 原文:“呵呵,先生是老实人,小老不占你便宜。七百六十六贯,再按刚才小老承诺的加三成,补上零头,一共给你一千贯如何?” “七百六十六贯加三成,是九百九十六贯……” ◆ 2024/12/23发表想法 无胆图大财,精明算计小便宜。 原文:“待会儿我写个清单。”李善德又追问一句,“从您的渠道走,能不能给点折扣?” “自然,自然。”苏谅捋了捋胡子,不知怎么评价这人才好。 ◆ 他感觉自己比发问前知道得更少了。 第三章 ◆ 李善德站在原地等候,面上波澜不惊,心中却有一股畅快通达之气自丹田而起,流经全身,贯通任督,直冲囟顶。原来做个恶官悍吏,效果竟堪比修道,简直可以当场飞升。 ◆ 怪不得圣人和贵妃也想吃新鲜荔枝,他们也许想重新找回两人初识时那种脸红心跳的感觉吧?李善德嘴角露出微笑,可随即觉得不对,他俩初次相识,还是阿翁与儿媳妇…… ◆ 2024/12/23发表想法 恰似“一骑红尘妃子笑”与这一本《长安的荔枝》的差别。 原文:可惜史书里是不会记录这些琐碎小事的。后世读者,只会读到“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短短一句罢了。李善德卷书至此,不由得一阵苦笑,嘴里满是涩味。 ◆ 苏谅沉默良久。他经商这么多年,见过太多穷途末路的商人。他们花言巧语,言辞急切,妄图骗到投资去最后博一把,以此翻身。可惜,他们嘴里吹出的泡沫,比大海浪头泛起的更多。然而,不知为何,眼前这个头发斑白、畏缩怯懦的绝望官吏,却闪着一种前所未见的凛凛光芒。 ◆ 2024/12/23发表想法 李善德就是那只蚊子 原文:何履光把门关上,正欲上榻,忽然听到耳畔一阵嗡嗡作响,不知何时又有一只蚊子钻了进来。岭南五府经略使挥起巴掌,想要拍死它,才好继续云雨。可那蚊子狡黠之极,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一直折腾到凌晨也没消停。 ◆ 2024/12/23发表想法 陈胜举大计说的话,如今李善德为皇上卖命时借用。都是将死之人,两人走了不同的路,想必结局也不一样。 原文:“等死,死国可乎?” 第四章 ◆ 2024/12/23发表想法 可能是喀斯特地貌。此处言“坑”,亦是双关。 原文:天开路附近,带“坑”字的地名颇多,诸如黄山坑、邓坑、禾连坑、花坑等等。盖因地势不平,高者称丘,低者称坑。赶路再急,在这一段也得放缓脚步,否则一下不慎跌伤,可就满盘皆输。 ◆ 2024/12/23发表想法 马伯庸这一刻黄健翔附体。 原文: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计算,陈子、刘徽、祖冲之、祖暅之在这一刻魂魄附体。 ◆ 2024/12/23发表想法 交公粮。顺便吐槽了骆宾王的诗是哄孩子的。 原文:他陪着女儿玩了好一阵双陆,又读了几首骆宾王的诗哄她睡着,然后拉着夫人进入帷帐,开始盘点子孙仓中快要溢出来的公粮。 ◆ 2024/12/23发表想法 交公粮 原文:这个积年老吏查起账来,手段实在细腻,但凡勾检到要害之处,总要反复磨算。账上收进支出,每一笔皆落到实处方肯罢休。几番腾挪互抵之后,公粮才一次全数上缴,库存为之一清。 ◆ 良元兄啊,做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第五章 ◆ 2024/12/23发表想法 举国体制 原文:李善德是做过冰政的人,很了解这个体系的秉性。每到夏日,上头说要一块冰,中间为求安全,会按十块来调拨。下头执行的人为了更安全,总得备出二十块才放心。层层加码,步步增量,至于是否会造成浪费,并没人关心。 所以右相要三十丛荔枝,到了都省就会增加到五十丛,转到经略府,就会变成一百丛,办事的人再留出些余量,至少也会截出两百丛。李善德无法苛责任何人,这与贪腐无关,也与地域无关,而是大唐长久以来的规则。 第六章 ◆ 2024/12/23发表想法 福报福报 原文:如果招福寺的住持知道这件事,一定会说这是因为李施主瞻仰过龙霞,福报缭绕。 ◆ 2024/12/23发表想法 一个受体系压迫的人一旦融入体系,也会自觉地维护体系。 原文:“二十块大冰啊,够整个江陵府用半个月的,就为了那么一小点用处,这也太浪……”监事还要说,可他看到李善德的冷酷眼神,只得把话咽下去。 ◆ 2024/12/23发表想法 春秋笔法 原文:为了庆祝贵妃诞辰,整个长安城都变成了一片花卉的海洋。要的正是一个万花攒集、千蕊齐放、香气冲霄、芳华永继,极尽绚烂之能事。城门尚是如此,可以想象此时那栋花萼相辉楼该是何等雍容华贵。 ◆ 这种极其荒谬的感觉,让他忍不住生出比奔走驿路更深的疲惫。此事起于贵妃的一句无心感叹,终于贵妃的一声轻笑。自始至终,大家都在围着贵妃极力兜转,眼中不及其余。至于朝廷法度,就像是个蹩脚的龟兹乐班,远远地隔着一层薄纱,为这盛大的胡旋舞做着伴奏。 ◆ “他这个人哪,笨拙,胆小,窝囊,可一定会豁出命去守护他所珍视的东西。” ◆ 他是真的痛苦,不是为了仕途,也不是为了家人,仅仅是为了一个道理,却愁得头发全都白了。十八年了,他在长安为了生计奔走,其实并不开心。如果这么做能让他念头通达,那便做好了。我嫁的是他,又不是长安。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