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哀帝半途而废
这条内容在浩瀚的史书中很不起眼,但却是汉哀帝刘欣在位期间做得最为重要的一个决定,那就是: 限田限奴。 制度的对象是谁呢? 诸侯和百官,权贵和列爵。 皇帝规定,不管官职大小,在个人拥有田地面积和奴仆数量上,都有严格规定。 不管是你普通官员还是丞相,不管你是普通男爵(最低级的爵位)还是皇帝的亲戚,让你种多少地,你就种多少地,让你管多少人,你就管多少人。 你要敢超编,你就要挨收拾。 限田限奴的上限是,田地三十顷,奴仆二百人。 在封建帝制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目的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限制除皇帝之外的所有势力的生长。 但很可惜,这个制度刚一实施,就迎来了他的第一个破坏者。 而破坏制度的人,正是制度的发起者,皇帝本人。 因为皇帝在发布制度没多久,就赏赐给了董贤两千顷的土地,这是什么概念? 这相当于最高标准的七十倍。 自己拆自己立的flag,自己打自己的脸,连皇帝都不遵守制度,诸侯和百官谁会遵守?这条制度彻彻底底地变成了一纸空文。 如此来看,刘欣应该是个妥妥的昏君,毕竟庙号叫“哀”,应该一看就不是个好东西,但我们不妨来看一段历史记载: 宫室、苑囿、府库之臧已侈,百姓訾富虽不及文、景,然天下户口最盛矣。——《汉书》 这句话是的意思是,哀帝刘欣在位时,国库充盈,百姓富足,综合国力虽然比不上文景之治那个时期,但全国人口数量是整个西汉时期最多的。 我们要细细品味这句话:综合国力虽然比不上文景之治那个时期。 这句话表面上是一句话,但并没有说完,实际上还有后半句: 综合国力虽然比不上文景之治那个时期,但也差不到哪儿去。 在刘欣治下的西汉,是稳定,富足,人口稠密,甚至堪比文景之治的。 如此说来,刘欣的庙号应该是汉强帝,汉盛帝,汉富帝,为什么偏偏叫做汉哀帝呢? 问得好,因为皇帝去世后,西汉的天就变了。 刘氏宗亲势力不在,太皇太后王政君身后的王氏外戚势力做强做大。
峥哥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王莽
王莽装儒士,无非沽名钓誉,博取政治口碑。
-
汉成帝沉溺于酒色犬马之中
纵色过度、酒色侵骨的汉成帝,终于在一日夜宿未央宫起床时突然中风,顿时身体僵直、口不能言...
-
汉哀帝半途而废
-
王莽
王莽:王莽大儿子懦弱怕抱负,暗中与先帝旧人私下往来,事情暴露后,王莽杀伐果决,将自己儿...
-
王莽
王莽:王莽平日深居简出,表面装出对名利无欲无求,私下非常隐秘向身边人授意,向汉平帝和王...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