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恺撒的崛起
恺撒的天赋 君主制这个计划恺撒是在30岁左右想出来的,其时身边竞无一人有所察觉。作为年轻人,铺张浪费更大地改造了他的天性和野心,也使计划进行更加容易。只有苏拉看透了这个与他类似的灵魂,他给朋友们的警告却并未受到重视。“小心这个连腰带都系不好的年轻人,他以后能顶好几个马略。”没人听苏拉的话,因为年轻的恺撒一点也不招大家反感。恺撒到处掉书袋,可他的话并无一人当真。恺撒无论到哪儿,见人就吟诵欧里庇德斯《腓尼基妇女》中的诗句:“如果一定要不公平,那就为了统治而不公平吧!否则,请君常含仁爱之心。”人们根本不信这个大受妇女追捧的地主、登徒子竟有造反野心。他们和西塞罗一样,都没看出这个年轻地主的阴暗内心,因为他如此专注外表,挠头都只肯用一根手指头!恺撒寻欢作乐,花钱如流水①,一会儿编俄狄浦斯悲剧,一会儿赞颂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一会儿又胡诌打情骂俏的打油诗。看似任性无恒心的表象之下,其实隐藏着他给自己定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第一,他有能经得起任何一种考验的体力。他的部下都嫉妒这一点。恺撒强健的身体只在50岁才开始变弱,可以归咎于“神圣之病”癫痫病。第二,他既清醒又自律,令他总能在限期内完成事务,而他同辈的醉鬼和吃货一般都无法守时。第三,他有雄辩之才。如果他要屈尊自称演说家,那么没有谁的雄辩名声能超越他。他又是一个精细的通才,有着堪比拿破仑的强大记忆力,讲话和写作都如行云流水。如果没有 引自 第三章 恺撒的崛起 其他事务绛住他,他能连续给书记员口述7封信。他的智慧广而深, 他既充满活力又机敏,料事如神。有勇有谋。他相当强大,又变化多端。他能在战场上突然爆发出巨大能量,也能在公元前78年被海盗绑架后冷哪热讽、镇定自若:公元前63年,他能从容面对专等他从元老院出来好和他算账的骑士;公元前49年,他在皮亚琴察(Plaisance) 也能面对叛变的士兵泰然自若;公元前44年3月15日,他被同伙攻击,怎么挨打都不祈祷也不喊叫。要完整描述恺撒的秉性,还得加上他对友情模范般的忠诚;对敌人,他又是自发自愿地宽容,这里面既有对个体敌人的轻蔑,又有种种算计,还有天生仁爱。时不时地还有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使他像其他强者一样发现,死亡说到底就是没有任何补救没有任何希望的毁灭,于是他们停下复仇的脚步。我们一致同意,恺撒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远超他同时代的所有罗马人。 恺撒的爱国心 恺撒最过人之处在于,政治上他不跟派系,没有贪念,也没有仇家。他有自己的理想要追随。而且在他的内心里,这些理想的实现与一种合适的体制有关,这种体制能让他不后悔,并避免不好的结果;同时,他之所以有实现这些理想的使命,并不仅仅在于他天赋过人,更是由于他靠天赋在这些理念中发现了某种真相的力量,经验告诉恺撒现在必须做出选择,是要罗马共和帝国,还是共和国?共和国原本是为一个城市而设计设置的,罗马征服世界后它已变得不合时宜,早就不足以保卫征服成果了。不过,就罗马人用来使其征战合法化的逻辑而言,假如我们能像卡尔内阿德斯一样对其进行质疑,我们就会发现这些逻辑是最好的,但这仅仅是因为它们是最强的,而不是因为驼 引自 第三章 恺撒的崛起 们是最正确的。如果罗马人不再继续践行这些逻辑,那么很快罗马 人和罗马就会陷人混乱和痛苦。因此,受国家荣誉的直觉驱动,更受到理智的驱动一理智向他展示了这种重要情感的必要性一恺影发誓要为更伟大的罗马献出他无尽的热枕。公元前81年恺撒躲避苏粒迫害,但刚抵达东方他就自愿忘掉对手施加的迫害,与他们并肩作战一致对外,并听命于苏拉派的总督马尔库斯·米努基乌斯·特姆斯(MMinucius Thermus),甚至由于奋勇夺取密特里尼立下战功,还从后者那里领取了平民头冠的奖励;6年后,他因寡头势力回归而退居罗德岛生闷气,又中止勤勉学习的乐趣,与寡头派将军卢库鲁斯联手,自费召集一支偏军去往亚细亚,把米特拉达梯的将领赶走,并将摇摆不定的异见城邦一并招致麾下;公元前50年夏季,内战风云乍现,恺撒的野心乃至存亡在此一战,庞培声称需要他协助对抗帕提亚,于是他将两个军团送回意大利,可实际上此时帕提亚人还在半岛根本没动。恺撒的光辉之处正在于,哪怕他的贪婪再缺乏节制再不道德,他也总是能够将个人短期或长期的野心甚至生命,置于他所认定的国家最高利益之下。 恺撒向往君主制 人民利益当前时,恺撒常常忘我,把个人际遇抛在脑后,可他以 陈腐的政治组织方式向罗马帝国献祭的决心却冷血至极。目前罗马机 构溃烂,国家既无法发展也无法御侮,现有权力组织方式除了使城邦 士气低落、使子民陷人不幸、使国家终究沦陷之外,全无任何好处。 正如苏拉早早打算的那样,恺撒也想以君主制拯数罗马人民的“帝 国”。恺撒20岁时就宣扬,持续独裁只会使罗马人更好地治理世界。 引自 第三章 恺撒的崛起 他嘲笑苏拉退位,说他连基本常识都不懂,竟然自动放弃超级权力。 恺嫩喜欢君主制,这就是为什么在公元前67和前66年,他作为新人虽 不好閡假权力,但已致力于暂替庞培争取君主制,庞培正是得益于恺撒才成为其和国首席执改官,统领与海盗。与米特拉达梯的所有战争,其权力可达所有海洋与大部分陆地。恺撒这时已经希望为他谋求君主制,而且从内心深处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得到这种权力。我们知道他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人俭难。两则流传甚广的趣闻逸事让我们得以管窥他的野心。公元前69年冬天,恺撒刚刚被选为财务官,正星夜兼程赶往远西班牙行省赴任。在阿尔卑斯山一个贫困的村庄,他见到居民为争夺可笑的领导权不遗余力地激烈斗争。恺撒指责身边讥笑他们的同僚,声称若是自己,也宁愿在这个野蛮小村庄当鸡头,而不要在内城当凤尾。几个月之后,也就是公元前68年春天,他在加的斯(Gades)带着无限绝望,欣赏亚历山大大帝的雕像,发出痛苦的低吟,因为在这位马其顿国王完成伟业的年纪,恺撒自己还什么都没开始做。从那以后,恺撒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利用军事力量谋求苏拉曾得到过的绝对权力。但是,这种权力他要从平民当中获得,而不要像苏拉那样践踏平民。而且他十分明智,早早就将权力建立在宗教力量的基础上,相比之下,苏拉只是后期才寻求宗教力量,而且很快就失败了。 恺撒的民主制 因为家庭传承的缘故,恺撒站在了平民派一边。但恺撒和平民的纽带远不止亲缘关系或者盟友关系那么简单,他还有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这就足以为他的行为平反;同时也有对成功条件的现实认知。很 引自 第三章 恺撒的崛起 明显,他一定厌影在平民面前自降身价。比如公元前49年,他院首把高低贵殿当作武器,强扔到皮亚琴察叛变将士的脸上。人水远天然地被分为两个完全不平等的群体:有些人生来是顺从臣服的,有些人生来是发号施令的。但他也不喜欢降低平民地位,在这位思想开化的贵族看来,平民享有获得公平的权利,否则任何权力基础都不会稳固。被统治者的平等权被资深执政官和收税官践踏,尤其是罗马平民的权利,元老们变本加厉地否认罗马平民派的政治权威和社会进步,以至于在选举竞争中对其伺机挫败,这就更深刻地毁掉了平民的平等权。因此恺撒将自格拉古兄弟以来平民一直不断重申的诉求内化为自己的诉求:不仅要帝国壮大,保民官特权全面恢复,以荣耀他们自己,同时还要扩大公民权,分配小麦和土地,要求遵守公民上诉权,这项权利历来被视为公民自由权的保护神;另外,要保证尊重公民大会及其通过的法律,还要给予外省公民平等权利等。恺撒一开始就公开表明了自己的原则,而且此后一直不离不弃。他是认真的,因为他的原则之间的冲突将在某种体制内得到解决。在这种体制中,君主是所有臣民的最高裁判官,他将调和罗马城平民的诉求、行省的需求与行省和平三者的关系。恺撒的原则也是出于信念,只有阶级自私与完全没有未来的衰退才能打败他的原则。但最重要的是,恺撒是出于利益信奉这些原则的。苏拉失败后,恺撒不可能无视这一点:寡头不可能轻易把他梦寐以求的指挥权交给他。但是他也很清楚,平民受到他的宜传鼓动,被他的奖赏诱惑,被他的成功和天赋吸引,终有一天,他可以不用要求,平民就会主动投票给他,帮助他达成心愿。根据正常的全民公投程序,恺撒一旦获得军事力量以及能带来财富的赫赫战功 钱正是战争和民主改革的动力一—一只需通过新的投票来加固他的统治 引自 第三章 恺撒的崛起 权,使之无限期延长就好了。因此恺撒热情地支持人民主权。恺散正 是以完美的手段处心积虑,并以不容置喙的逻辑利用着人民主权。恺 撒发现,只要将人民权力利用到极致,就能从中获得一切特权,包含 所有他梦想的领导权,法律与公民将被他牢牢把控在手里,他甚至可 以从形式上将其废除。可以说恺撒开创了能够跨越时间的“恺撒主 义”,可是恺撒的恺撒主义只属于他的时代,因为恺撒深思熟虑到 最后,想以神秘主义为其基础一一他同时代的人大多深受神秘主义影响。但这种神秘主义今天已经不存在了。 恺撒的宗教信仰 来自东方的希腊思想早已渗透古代世界各处,以新形式将罗马权力的概念回归到对其起源的超自然解释上。根据这种解释,神话时代人民推选国王,后来在重要的历史时期推选其继任者,即执法官,选的其实不过是天命之人,也就是能掌握上天旨意的人。共和国的领导人虽然由占卜产生,但却并不满足于征询老天的意见、获得老天的批准,当投票变成令人不齿的贿选和讨价还价时,他们就觉得更有必要将自己权力的合理合法性与神的旨意联系起来。不管是虔诚的信徒还是无神论者,都在以下信仰上不谋而合:为了得到人民的服从,当选者必须在迷信的大众眼里更多地代表神性精神。西塞罗在他的哲学对话当中提到但并不认同加图关于肠卜僧(古罗马根据牺牲的内脏占卜的僧人)的一句话:这些人互相大眼瞪小眼时都会忍不住笑出来:还是这位西塞罗,却高兴地对部落大会历数他注定成为执政官的光荣神迹与征兆。他虽然驳斥神学理论的一切学派,却认为人民的好公若是通过出身或天赋而形成与神的联系倒是一件好事。瓦罗则更进一 引自 第三章 恺撒的崛起 步,他认为,位高权重的人想象自己是神明的后代,若能使内心获得这种信念的安慰,获得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去行动,在成功的时候有更大的幸福,那么这样想就是非常有用的,哪怕这只是想象。恺撒并没有忘记这一课,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宗教思想的力量,虽然他自己并不信教,但好在恺撒对自已有不屈不挠的信念,得以与自己的质疑和解。恺撒相信自己生来高贵,天赋异禀。他决心好好利用这一点。他这样一个人,无论面对恼人的神迹还是渎神行为都不会退缩。为了自己的野心,他不仅要求保护普通凡人,而且还要求保护他与臣民间父子般的关系。公元前68年初,他在远西班牙第一次任职时就立即放出消息,称自己在梦中与母亲有不伦的拥抱,这个梦令他害怕。解梦时,加的斯神庙神父向他保证,他即将拥有命运早已为他准备好的权力,某一天这种权力将覆盖全世界。几个月之后,他从财务官任上提早回到罗马,这些谣言已经先他一步传到那里,而且传得更为离奇,毕竟谣言来自世界尽头。他利用婶婶茱莉亚的葬礼这个契机,公开他对元老院的仇恨,同时也公开了他超人的野心。恺撒带着马略的肖像,走在葬礼上的至亲队伍最前面,此举无异于违反了终身流放马略的法律。这算是对元老的公然挑战,正是他们逼得辛布里征服者马略走向衰败。当他为马略遗孀的去世祈祷时,竟敢借赞颂她,骄傲地说起自己这一世系多么不凡,多么杰出。“像我的母亲一样,我的婶婶茱莉亚也是国王的后代;她和我父亲一样,都与不朽的神祇有关系。她母亲的名字正是来自马尔基乌斯·雷克斯家族,而这个家族又是安古寺·马奇路斯(Ancus Marcius)国王的后代。我们尤利乌斯家族则是传承自维纳斯女神。这就把国王作为人中之主的神性与神的宗教相连,而国王本身又源自这些神。”这些话他是用拉丁语说的,就好像 在念“信经”①一样。其实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反复吟诵,相比他同时采取的反叛举动、反而能更好表明他的野心和目标。小马略之后的苏拉、苏拉之后的庞培都被认为由罗马万神庙中最受敬爱的神衹维纳斯庇护,恺撒却一下子超越了他们,把自己直接安插进神的队伍里。站在自己历史使命的分岔路口上,恺撒真正发现命运给自己安排的目标是宗教性的、王权性的,他知道只有通过武力征服才能达成目标。10年后,他通过高卢战争、摧毁寡头终于赢得这样的赫赫战功。清楚这一点后,恺撒很快就坚持观点,并把源源不断的丰富资源投入这项事业中。 引自 第三章 恺撒的崛起
29人阅读
麒麟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四节 庞培带来和平 / 115
站在十字路口的庞培 庞培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会带来这样的后果呢?不太确定。他的一切行为...
-
第四节 庞培带来和平 / 115
第一节恺撒及其时代恺撒登上舞台 曾帮助庞培获得治权的恺撒,迅速利用庞培不在的好时机主导罗...
-
第三章 恺撒的崛起
> 查看全部1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