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变局》每章作者推荐书目
第一专题:君相之争大结局 第一章 丞相的存废 1、李渡:《明代皇权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谭天星:《明代内阁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吴晗:《朱元璋传》,陕西师大,2008年; 4、朱永嘉;《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中国长安出版社,2015 ————— 第二章 “特务”遍地走 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三联,1997; 2、丁易:《明代特务政治》,上海书店,2011; 3、温功义:《明代宦官》(第2版),紫禁城出版社,2011; 4、唐博:《驿站小史》,山西教育,2015 ————— 第三章 奏折:改写政治史的纸片 1、冯尔康:《雍正传》,人民出版社,2014; 2、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插图本)》,人大出版社,2008; 3、张宏杰:《饥饿的盛世》,湖南人民,2012; 4、唐博:《清案探秘:宫闱秘闻》,广师大,2015 ————— 第二专题 落日余晖看经济 第四章 过日子 1、栾成显:《明代黄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5—1953》,葛剑雄译,北三联,2000; 3、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社科院,2006; 4、何平:《清代赋税政策研究:1644—1840年》,故宫出版社,2012 ————— 第五章 面向海洋 1、朱雍:《不愿打开的中国大门:乾隆时期的中美关系》,江西人民,1989; 2、(英)加文·孟席斯:《1421:中国发现世界》,京华出版社,2005; 3、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人民出版社,2005; 4、(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第2版),中央编译,2008 ————— 第六章 跨越城乡 1、戴逸主编,郭成康著:《18世纪中国与世界:政治卷》,辽海出版社,1998; 2、(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2003; 3、梁小民:《走马看商帮》,上海书店,2011; 4、唐博:《住在民国:北京房地产旧事(1912—1949)》,山西教育,2015 ————— 第三专题 戴着镣铐修文治 第七章 士大夫的头脑风暴 1、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人民大学,1989; 2、方祖猷:《万斯同评传》,南京大学,1996; 3、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三联,2006; 4、上海书店编:《清代文字狱档》(增订本),2011 ————— 第八章 全世界的“中国热”及其冷却 1、(意)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 2、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辽宁科学技术,1986; 3、许明龙:《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外研社,2007; 4、(英)乔治·马戛尔尼、约翰·巴罗:《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商务印书馆,2013 ————— 第四专题 被误读的历史 第九章 被误读的改革 1、《明史》 ————— 第十章 被误读的大战略 主要关于“大一统”的书目,何为大一统?作者在书中引用《春秋公羊传》: (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因此,大一统的核心要义,是政治统一。也就是王的政令畅行于全国。 推荐书目: 1、马汝珩:《清代西部历史论衡》,山西人民,2001年; 2、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3 ————— 第十一章 被误读的英雄 1、施伟青:《施琅评传》,厦门大学,1987; 2、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九州出版社,2006 ————— 第十二章 被误读的战争 1、(法)张诚:《张诚日记:1689年6月13日——1690年5月7日》,陈霞飞译,陈泽宪校,商务印书馆,1973; 2、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 3、《清圣祖实录》,中华书局,1985; 4、(法)李明:《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大象出版社,2004。 ———————————— 到此,摘录完结。
藏月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明朝皇帝偏执
或许是教养,或许是偏执。明朝皇帝的整体文明素质,在历朝历代算比较差的。 朱姓子孙大概继承...
-
《明清变局》每章作者推荐书目
-
《清高宗实录》——外贸原则
内地物产富饶,岂需远洋些微不急之货。特以尔等自愿懋迁,柔远之仁,原所不禁。今尔不能安分...
-
明清时代中国十大商帮
山西晋商、 徽州徽商、 福建闽商、 广东粤商(分广商、潮商和客商)、 江西赣商、 洞庭(今苏...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