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作曲家一样聆听音乐
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采用了一个主题和六个变奏的形式。请注意,每一个变奏都保留了主题的形式轮廓。 变奏一是绚丽的旋律变奏形式极好的例子,变奏四是和声概括的典范,变奏三是把和声从大调转为小调,这是古典派大师喜欢采用的小技巧。 从听众的角度来看,能够意识到每个新的变奏开始的那个点非常重要。这样你就可以像作曲家创作的时候一样,在大脑里划分乐曲的段落。 引自 8、 基本曲式——变奏 赋格曲式主要有四种: 一、严格的赋格; 二、大协奏曲; 三、众赞歌前奏曲; 四、经文歌和牧歌。 引自 9、 基本曲式——赋格曲式 一首好的赋格作品意味着在每个旋律线中要有呼吸的空间。 所以,在一首四声部赋格中,听众很少同时听到三个以上的声部。 引自 9、 基本曲式——赋格曲式 无论同时有几个声部在运行,总有一个声部占主导地位。就像一个玩杂耍的人,当他向上抛三四个东西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总是被抛得最高的那个东西吸引。 同样,作曲家也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同等独立的几个声部中的一个上去。无论赋格的主题在什么时候出现,都占据优先地位。 引自 9、 基本曲式——赋格曲式 最简单的对位手法包括模仿、卡农、转位、增值、减值。比较艰深的是逆行(蟹行)或转位逆行。 引自 9、 基本曲式——赋格曲式 转位就不那么容易识别了。它是由一支旋律上下颠倒组成的。这个颠倒的旋律总是和原来的旋律反方向进行。 比方说,当旋律向上跳跃八度时,对位的旋律就向下跳跃八度,诸如此类。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旋律在转位上都行得通,一个旋律在音乐的运行上是否可以转位,要由作曲家来决定。 引自 9、 基本曲式——赋格曲式 增值比较容易解释清楚。当你扩展一个主题时,就把音符的时值增加一倍,从而使主题比原来慢一倍。(四分音符变成二分音符,二分音符变成全音符,如此类推。) 引自 9、 基本曲式——赋格曲式 减值和增值正好相反。把音符的时值减掉一半时,主题进行的速度就比原来快一倍。(全音符变成二分音符,二分音符变成四分音符,如此等等。) 引自 9、 基本曲式——赋格曲式
179人阅读
东门之杨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怎么听”和“听什么”
你是不是在听所有正在演奏着的音乐? 你真的对它很敏感吗? 从音符的角度来说,你有没有遗漏...
-
像作曲家一样聆听音乐
-
在脑子里把一首作品唱一遍 印在脑海里 才有可能透彻地了解这部作品
奏鸣曲指的是完整的作品。 奏鸣曲式指的是单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后者有时称为奏鸣曲快板,或者...
-
听熟一部作品之后,慢慢就会理解它。
无论一首乐曲有多自由,总要有某种形式感。这一点再清楚不过。 任何一种纯粹的艺术,尤其是像...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