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皇后(晋惠帝司马衷之后)的专权之路
1.利用旧外戚杨氏,再图除之 作为外戚,杨骏与两个弟弟自武帝在世时就颇滥用权势,以至时人谓之“三杨”。今(晋惠帝登基后)杨骏担当辅佐之任,天子所出诏命都通过杨太后(晋武帝之后)发出,自然他的意志就左右了政治。而他行事苛细,不合舆论,普遍认为他必将失败。而他失败的原动力实发自惠帝的贾皇后。 贾皇后是贾充之女,武帝在为太子求妃时,有人推荐她,武帝不太喜欢。因为贾氏家风好嫉妒,其容貌又丑,欠缺做太子妃的资格。然而武帝的皇后极力推荐贾氏,当时的近臣荀勖、冯" 又是贾氏之党,武帝不得已同意了。贾氏成为太子妃后,果然表现出嫉妒之情,她曾亲手向孕妾掷戟,将其杀害。当时武帝考虑废除她,被杨氏一派谏止。大概外戚在很多地方欲依傍贾党势力。(此乃利用) 然而贾后虽容貌短黑,却颇有才气,她挟惠帝以排斥杨太后及杨骏,欲自取政权。当时,禁军将校之中不满杨骏行事者颇多,而杨骏却不自知。 贾后一派暗通他们,又趁有人非难杨氏专横,欲鼓动宗室栋梁汝南王亮入朝而遭拒绝,于是谋划使胆大无谋的楚王玮入朝,以统禁军之一部。杨骏采用了此议。他恐怕未察觉贾党的密谋。楚王入朝不久,贾党之人暮夜启奏惠帝,使之下诏废杨骏;同时派禁兵往杨骏府,杀之,并以叛乱的名义,诛其三族。又使有司以惑乱社稷的罪名,废国母杨太后为庶人,剥夺她作为先帝皇后的资格。这恐怕是贾后的唆使。 2.利用胆大无谋之楚王玮,再除去担任中央辅臣的宗室司马亮和卫瓘 代替杨骏而表面上担当辅政大任的,是汝南王亮和晋开国元老卫瓘。作为有德之士,卫瓘驰名当世,据说武帝原想以他的女儿做太子妃。因此他为贾后所憎。在这种家族间相互排挤与贾党阴谋独占政权的相互作用下,楚王玮被操纵,再次突然兴兵,诛灭了汝南王亮、卫瓘二人。下手人为楚王玮,贾后借此杀了楚王玮,至此贾党的天下暂且达成了。 3.选用能臣干吏(如张华)以缝补时弊、匡正时政 贾后一族的贾谧,生活极豪奢,广交文学之士,亦通文籍,一时名流竞颂其德。他选了一些特别优秀的人物,号二十四友。贾谧以其声望成为贾党智囊,并举荐当时的人才张华、裴𬱟,委以大政,以图一变天下人心。张华如前所述,在武帝时为贾党所忌,久弃幽州,他治理该地的卓越手腕得到朝臣的充分认可。此时,他是惠帝太子司马遹的官属,久为时望所归,于是被委以大任。据其传,“华遂尽忠匡辅,弥缝补阙,虽当暗主虐后之朝,而海内晏然,华之功也”。
多宝君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孙皓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制造的:敏捷却放纵的昏君形象成为一种模式,屡屡出现于南朝历史之中
新立的孙皓被史书记载为一个败德少年:有敏捷之才,却全然用在放纵上。这种模式的天子其后屡...
-
晋平吴的南征功臣张华、王濬等由于受到开国功臣贾充(持非战论)的排挤而被疏远出中央政权
晋平吴后,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不过,对于征吴,晋国的舆论并未达成一致,存在强大的反对...
-
贾皇后(晋惠帝司马衷之后)的专权之路
-
胡族之力为中国政争所用始于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与东嬴公司马腾和幽州刺史王浚的交锋。
幽州刺史王浚在诸王反复争斗时,总是态度暧昧。当时成都王势力强大,他感到了威胁,于是结交...
-
胡族之人为汉族赏识(或警惕),此种意识见于文献记载,肇端于西晋时
胡族在中国内部拥有势力,换言之,即汉族承认胡族之势力。这一事实明白地出现在史书上,始于...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