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页(前文字时期)——365页平等意识
这些并非书面档案。文字本身还要过3000年才会出现。彼时存在的是有几何纹样的小陶块,同类物件似乎在很多类似的新石器时代村落中都有使用,很可能用于记录特定资源的分配。"在萨比阿比亚德土丘,刻有图案的小型印章同时被使用,在每家每户的容器塞子上盖戳标明身份。"或许最值得注意的是,那些从容器上拔下来的塞子都被存档进村落中心附近的一个特殊建筑(类似某种办公室或办事处),以备后人查阅。’°自从这些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被发表以来,考古学家们就一直在争论这些“村落官僚制”是为何人的利益、因何目的而运作。
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务必留意,萨比阿比亚德土丘遗址的中央办事处和库房与任何超大住宅、奢华墓葬或其他个人身份标志无关。这个社区遗址的惊人之处在于其统一性:例如周围的住宅在大小、品质及幸存下来的室内用品方面都基本一样。这些用品本身显示,人们以小家庭为单位生活,维持着一套复杂的劳动分工,常常包括需要多户协作完成的任务。畜群需要放牧,多种谷物需要播种、收割和脱粒,亚麻纤维需要编织,这些事务也伴随着其他家庭活计,例如制陶、制珠、石雕以及简单的金属加工。当然,还有养育孩童、照料老人、建造和打理房屋、协调婚丧嫁娶等。
精打细算和互助互惠想必对完成一年到头的生产活动来说至关重要,而黑曜石、金属和异域染料的证据表明村民们定期也与外界有来往,无疑是通过通婚、远行和贸易等形式。"”正如我们在传统巴斯克村落的例子中看到的,这一类活动很可能涉及相当复杂的数学运算。不过,这本身依然无法解释为何有必要诉诸精准的计量和存档体系。毕竟,在人类历史上有不知道几千个农业社区处理过类似的复杂事务组合,但并没有创造出保存记录方面的新技术。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引入这种技术都对史前美索不达米亚及其周边丘陵地带的村落影响深远。虑及萨比阿比亚德土丘与最早的城市出现相隔2000年,在这漫长的间隔期,中东的村落生活经历了一系列的显著变化。在某些方面,小型社区中的人开始表现得好像已经生活在某种大型社会了一样,尽管他们中没人见过城市。这听起来很反直觉,但这就是我们在间隔期的村落遗迹中看到的;这些村落散布于广大的区域范围、从伊朗西南部到伊拉克大部分地区,再到土耳其高地。从很多角度看,此现象就是我们前几章中讨论到的“文化区”或好客区的一个翻版,但这里有一处差别:相去遥远的家户之间的亲近性似乎日益建立在文化一致性原则上。可以说,这是首个“地球村”时代。
这一切在考古学记录中是不可能被忽略的。对此,我们有第一手经验可参考,因为我们当中的一位曾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调研过大转型发生之前和之后的史前村落。在公元前5千纪,随着行政工具及其他新媒介技术在中东广为传播,你会发现村落生活中大部分体现差异和个性的外在标志开始消失。越来越多家户被建成标准的三进结构,而曾经用于彰显个人技艺和创造力的陶器,这时候似乎被有意做得单调、统一,在有些情况下几乎呈标准化。总体而言,工艺生产变得更加机械化,女性劳动力受到新式的空间管控和隔离。”
事实上,这个持续了约1000年的时期[考古学家称之为乌拜德时期,取自伊拉克南部的阿尔-乌拜德土丘(Tell al-‘Ubaid)遗址]充斥着冶金、园耕、纺织、饮食和远途贸易方面的革新;但是从社会角度来看,人们似乎千方百计地避免这些革新成为等级或个体差异的标志,换言之,避免在村落内部及村落之间出现明显的身份地位之别。耐人寻味的是,我们所见证的可能是在世界上首批城市出现之前,一个公开的平等意识形态的诞生;行政工具最初不是为了征税和积累财富,而恰恰是为了杜绝这类事情。’*要想大致了解一下规模如此之小的官僚制实际可能如何运作,我们可以简单参考安第斯山区的村落会社艾鲁,正如我们早先提到的,它们有着本土原生的行政体系。
艾鲁同样建立在强有力的平等原则上;其成员真的会穿着统一制服,每个谷地都有自己传统的服装设计。艾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根据家庭规模的扩大或缩小对农业用地进行再分配,以保证没有人因此比他人更富裕;事实上,身为“富”户其实仅意味着有更多的未婚子女,因而有较多土地,毕竟不存在其他比较财富多寡的依据。
细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334页(球赛与赌注)
已知最伟大的玛雅史诗以一场球赛为核心,足以让我们领会到这项运动对于玛雅概念中的超凡魅力...
-
337页萨满之旅
学者们将其中某些形象称为“怪兽”,可它们与古希腊容器或者美索不达米亚雕塑上的半人马、狮...
-
364页(前文字时期)——365页平等意识
-
368页
在本书中,我们已提到过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假定存在的三种原始自由:迁徙的自由、不服...
-
372页
“国家”的起源长期以来一直被追溯到古埃及、印加时代的秘鲁和商代中国,可事实证明,我们现...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