壸(终)化(身)雍(监)肃(禁)
许多妃嫔的“人生巅峰”都发生在丈夫去世以后,如果足够长寿,历任几朝皇帝尊封,甚至能够彻底改变当初入宫时的卑微地位, 引自 第二节 晋封方式与年限 无论家国之间、宫廷内外,至尊至上者只有皇帝一人,皇后不但不能与宫外发生任何联系,宫廷之内的事情也要遵从皇帝的裁决。此时的皇后,不但不能母仪天下,连统率六宫的权力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入关后清帝逐步加强对后宫的管控,至道光中期已达极致。 清代,从顺康时起,皇帝就有意识地逐步切断后宫与外界的联系、培养朝臣与后妃“内外有别”的意识,至乾隆朝中期开始对后权进行全面的控制和打压,道光帝则将对皇后的管控程度推向极致,使得皇后不仅失去了母仪天下的途径,即便在后宫的权威也相当有限。所谓的“内外之别”,不仅体现在制度和礼仪上,也体现在空间上,本章通过分析清帝如何切断皇后与朝臣之间的联系,遏制“皇后-命妇”权力体系的建立和稳固,并将后宫变成一个封闭隔离的空间体系,呈现有清一代“宫壸肃清”背后的运作过程。在严密的隔离制度之下,朝臣,甚至内务府官员,对于后宫之事都知之甚少。 大臣对于内廷事务无从知晓,自然也就无缘置喙、无法插手。即便致仕以后,也很难像明朝士大夫那样写一些宫内的轶事趣闻,被后世当作可信史料广为流传。这也是清代外间少有宫内轶事、丑闻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更是宫廷内外隔离政策效果斐然的旁证。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清代“壸化雍肃”的宫廷秩序,是通过对后妃类似“囚禁”的隔离式管控达到的。 引自 第三节 宫廷内外的空间隔离
2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