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未来的教育
- 章节名:第十八章 未来的教育
关键词:个性化 多样化 家庭教育 未来知识 面向未来 开放学校 开放课堂 微课程 短周期 打破学科 目前,我们的教育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批量化、快速、工业化生产出学生,满足社会普遍的需求。这种第二次浪潮——工业化浪潮的产物,未来必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符合第三次浪潮——知识、信息化(数字化)浪潮的需求,教育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 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描述的p226,“改变目前教育制度的组织结构,彻底推翻旧有课程,激发大众以未来为重心。” 我们期待有一种变化趋势: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不必让儿女完全待在学校,而由他们本身在家中给孩子带领和启发学习部分知识,父母与周围学校教师签订合约,完成某些教学任务。学生仍然上学,但是为了完成某些社会性活动,协作学习课程等,以及某些由自学/父母/亲友都无法教授的课程等。我们将看到教育将回到某种限度的家庭教育中。 希望学生能走出学校,与社区/社会接触,参加更多有益意的活动,或者将社会引入到学校,让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将外部人群引入学校,让学校人群走向异质化。 班级会是什么样? 未来学校的班级肯能采用多种编排的方式,而不是现在同一年级同班的孩子,都是一个年龄的孩子,未来可能采用年龄段(6-9岁)孩子在一个年级,课程多样,可以任意选择,每个班级每门课程上课,是不同的孩子。孩子能和不同的人群接触,以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链。 未来的课程和教材? 肯定不只是教科书这一种形式,可能还有网络同步课程,手机终端课程等,视频、音频等的多种多样形式,课程也不仅仅限于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而是走向多种分科,举例来说,历史只按照年代时间表来讲述历史,为什么不能按照事件、某部历史史诗、《四书五经》来学习历史?课程或教材的面将会更加广泛,任何目前生活、成长遇到的问题,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课程,可能包括海底、陆地、外太空等。大到宇宙,小到毛毛虫,都可以成为课程内容。课程的时间可以短至1-3周,也可以长至3-5年,甚至发展成一生的职业或爱好,只要学生感兴趣,都可以进行下去。托夫勒说,“未来的课程,一方面必须包含范围极广的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包括很强的技术、行为,必须使知识与生活技能配合起来,一方面必须在实际环境中发挥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必须借着教育的功能来塑造环境。”p233需要知识+技术+行为+问题解决的能力。 格乔伊(Herbert Cerjuoy)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白丁,而是那些从未学习过'如何学习'的人。”p231 尤其是那些会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成长的人,快速思考、快速选择的人,才是社会中最有潜力的人。善于适应,并不断改变自己。未来的人必须对未来学有所敏感和洞察力,"科幻小说,将是未来学的第一课,游戏将是未来学很好的选择。"p237文学作品,勾勒自己的文学自传,给自己未来写一封信,十年后自己会是什么样,社会环境会怎样等,都可以看成是未来学的范畴。
Davis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7-8章 组织、公司的变化
关键词:官僚组织 层级组织 特组织 小团体 暂时性 小公司 多样化 组织和公司的官僚和层级属性...
-
第四部分 文化的多样性
关键词:亚文化 多元文化 多样性 第三次浪潮 工业社会的第二次浪潮,慢慢瓦解,人逐渐走向个...
-
第十八章 未来的教育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