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为什么要研究70年代小说,P105
因此,我觉得目前的70年代小说研究应该具备两种视角,一个是新时期文学视角,另一个是70年代视角。它们是在一种新的辩证关系中出现的新的历史视野。没有新时期文学的视角,70年代小说可能永远都会打上官印窒息在历史的棺木中,那些思想亡灵和工农兵作者大概不会幽灵重现。而没有70年代这个起点性的视角,也不会出现新时期文学对历史的叛逆,出现历史的觉醒,70年代小说是通过自己的没意义才换来新时期文学的崭新意义的。研究70年代小说,我觉得一个重要点就是要从70年代再出发,以体贴、肃穆和庄严的心态去看待创作了那个年代文学作品的作者和主人公。应该意识到,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或者那样做是具有他们的历史理由的,他们这样做是当时的历史所决定的,而如果深入洞察当时的历史状况,我们从这些人物的一言一行中就可以提取到具体的样品,找出实证,从而才会对历史有一个圆融、深刻和全面的把握。例如,高大泉带着一帮农民兄弟来北京支援建筑工地确实充满了悲壮的牺牲的意味,不仅在工地上风餐露宿,而且不可能有任何薪水,那是一种白白劳作付出却没有资金回报的劳动。如果使用新时期审视70年代共同经验的那种思想视角,高大泉等一帮农民的行为就被理解是充满了乌托邦的极其可笑的意味,而如果结合着个体经验和实际处境,那么不可以说这些朴实农民也是非常令人感动的吗?他们与2008年从唐山跑到四川汶川从地震废墟中救人而不取任何回报的13个农民兄弟,在为人的朴实和悲壮意义上不是同样的感人吗?难道就因为高大泉一帮农民生活在70年代,唐山一帮农民生活在2008年就截然不同了吗?在我看来,这种穿越性的历史双向思考正是对蔑视70年代小说的人们的轻浮历史观的最严肃的质疑,是最严厉的否定。 引自 第六讲 为什么要研究70年代小说/087
82人阅读
- 鞭子与提燈ッ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六讲 为什么要研究70年代小说
在某种意义上说小说是一种史料也不是绝对的,它主要是就大时代的小说来说的,平庸时代的小说...
-
第六讲 为什么要研究70年代小说,P105
-
批评家话语权力过大对作家的压制问题,P250-251
贾平凹小说后记、访谈录里所释放的信息和布迪厄的分析,不光帮忙我们得以回到80年代文学的现...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