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枋得传
谢枋得,字君直,是信州弋阳人。他性格豪爽,每次看书都是一目十行,看过一遍就终身不忘。他喜欢直言不讳,每当和人谈论古今国家的治乱兴衰之事,总是情绪激动,胡须竖起,拍打着桌子,跳跃着自我激励,以忠义为己任。徐霖称赞他“像惊鹤摩霄,无法拘束”。
在宝祐年间,谢枋得考中了进士,在对策中极力抨击丞相董槐和宦官董宋臣,原本以为自己会高中,但等到公布名次时,却只中了乙科。他被任命为抚州司户参军,但他却放弃了这一职位。第二年,他又出来应试教官,考中了兼经科,被任命为建宁府教授。但还没上任,吴潜就宣抚江东西,征召他去做公事。他组织团结民兵,用来保卫饶州、信州、抚州,并分发钱米来供给他们。谢枋得说服邓、傅两社的大家族,得到了万余名民兵,坚守信州。等到元兵退去,朝廷核查各军的费用,谢枋得几乎无法幸免。
宝祐五年,彗星出现在东方,谢枋得在建康主持考试,他出题批评贾似道的政事,说:“元兵一定会来,国家一定会灭亡。”漕使陆景思怀恨在心,把他的草稿上交给贾似道,谢枋得因此获罪,被指控在家乡不守法度,起兵时冒领军费,并且诽谤朝政,被贬官两级,流放到兴国军。
咸淳三年,朝廷大赦天下,他才被放回。德祐元年,吕文焕引导元兵东下,攻占了鄂州、黄州、蕲州、安庆、九江等地,凡是他的亲友和部下都被他诱降,于是屯兵建康。谢枋得和吕师夔关系友好,于是响应诏书上书朝廷,以自己全族人的性命担保吕师夔可以信任,请求朝廷分派沿江的屯兵,让吕师夔担任镇抚使,让他去求和,并且表示自己愿意亲自到江州去见吕文焕商议。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让他以沿江察访使的身份前去,但正好吕文焕已经北归,他没能见到吕文焕就返回了。
后来,谢枋得被任命为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兼任信州知州。第二年正月,吕师夔和武万户分兵攻占了江东地区,谢枋得带兵迎击,让前锋高呼:“谢提刑来了!”吕军飞奔而来,向他射箭,箭矢都射到了马前。谢枋得逃入安仁县,调集淮地士兵张孝忠在团湖坪迎战,箭射完了,张孝忠挥舞双刀杀敌一百多人。前锋稍微后退,后军绕到张孝忠后面,宋军惊恐溃败,张孝忠中流箭而死。战马奔逃回来,谢枋得坐在城楼上看到这一幕,说:“马回来了,张孝忠败了。”于是逃往信州。吕师夔攻下安仁县,又进攻信州,信州没有守住。谢枋得于是改名换姓,躲入建宁的唐石山,又转到茶坂,住在旅馆里,每天穿着麻衣草鞋,面向东方痛哭,人们都不认识他,以为他是得了病。不久他离开了那里,在建阳市中卖卜算命,有来算命的人,他只收取米和草鞋而已,人家给他钱,他都婉言谢绝不收取。后来人们渐渐认识了他,多请他到家里,让他给学生们讲学。天下安定后,他就住在福建。
至元二十三年,集贤学士程文海举荐了二十二名宋朝旧臣,以谢枋得为首,但他推辞没有去。第二年,行省丞相忙兀台奉旨去召他,拉着他的手互相勉励劝慰。谢枋得说:“上有尧舜那样的君主,下有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我谢枋得名姓不祥,不敢接受朝廷的征召。”丞相认为他说得有理,就没有强迫他。二十五年,福建行省参政管如德奉旨到江南寻求人才,尚书留梦炎举荐了谢枋得,谢枋得给留梦炎写信说:“江南没有人才,想找一个像吕雉的侄儿吕禄、吕产那样的奸臣,或者是程婴、杵臼那样的忠臣义士,一个奴仆都找不到。商纣王灭亡的时候,虽然有八百个国家的精兵,却不敢抵抗武王、太公那些正直的言论,武王、太公威严得让人无处容身,只好赶紧用复兴灭绝的国家、延续断绝的世系的理由来向天下谢罪。殷商的后代于是与周朝并立。假使三监、淮夷不叛乱,武庚一定不会死,殷朝的命脉一定不会断绝。那女真人对待徽、钦二帝也真够残忍了,而我们宋朝今年派使者去请求归还徽、钦二帝的灵柩,明年又派使者去问候他们的起居。王伦不过是一个市井无赖、狎邪小人,却说徽、钦二帝的灵柩可以归还,太后可以回来。结果这两件事都如他所言。现在一个王伦都没有,可见江南没有人才啊。现在我六十多岁了,所欠缺的就是一死罢了,哪里还有其他的志向呢!”他始终没有前去。
郭少师从瀛国公入朝,不久又南归,和谢枋得谈论时事,说:“大元本来无意于江南,屡次派使者来让军队驻扎,命令他们不要深入,等到归还岁币后就议和,不要枉杀生灵。张宴然上书请求收敛兵力,听从和议,皇上立刻就同意了。交战了两年,没有发生一件使者往来之事,于是我们就带着数百年的宗庙社稷投降了。”于是两人相对痛哭。
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看到当时朝廷正急于寻求人才,想要举荐谢枋得作为自己的功绩,就派他的朋友赵孟〈辶卸〉来劝说,谢枋得大骂道:“魏天祐在福建做官,没有丝毫推广德政的意思,反而开银矿害民,反而想用我们这些人来装饰门面吗?”等到见到魏天祐,他又傲慢无礼,不搭理他。魏天祐大怒,强迫他北上。谢枋得当天就开始吃菜果。
二十六年四月,谢枋得到达京城,询问谢太后葬在哪里以及瀛国公的下落,拜了两拜大哭起来。不久他就病了,被迁到悯忠寺,看到墙上曹娥的碑文,哭着说:“一个小女子尚且如此,我难道还不如你吗!”留梦炎派医生拿着掺了米的药汤给他喝,谢枋得大怒道:“我想死,你难道想让我活下去吗?”他把药汤扔在地上,最终不吃不喝而死。他的伯父谢徽明因为特奏恩被任命为当阳尉,代理县令事务,当时正逢天基节上寿,大元军队突然到来,谢徽明出兵战死,他的两个儿子跑进战场去抱父亲的尸体,也死了。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