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Further Closer (Stop hesitating ,just do it)
在读 人因工程
1 (p1): 第1章 人因工程与生物力学
1 (p1-1): 导言
1 (p1-2): 一、生物力学是什么
2 (p1-3): 二、基本力学
4 (p1-4): 三、与工作或生活相关的生物力学
6 (p1-5): 四、姿势和力平衡
6 (p1-6): 五、下背痛的相关因素
7 (p1-7): 六、人工搬运与生物力学
8 (p1-8): 七、职业生物力学的相关实验方法
11 (p1-9): 八、结论
11 (p1-10): 讨论题
11 (p1-11): 案例讨论:与下背和脊椎相关的生物力学
13 (p1-12): 注释
14 (p2): 第2章 工作生理学
14 (p2-1): 导言
14 (p2-2): 一、工作生理学基础
18 (p2-3): 二、肌肉活动与形式
19 (p2-4): 三、生理工作能力
25 (p2-5): 四、重体力作业
26 (p2-6): 讨论题
26 (p2-7): 案例讨论:基于心理物理学的感知负荷重量测量
29 (p2-8): 注释
30 (p3): 第3章 视觉感官系统
30 (p3-1): 导言
30 (p3-2): 一、成像原理及视觉系统
32 (p3-3): 二、与视觉系统相关的人因设计
34 (p3-4): 讨论题
35 (p3-5): 案例讨论:视觉设计与注意力
36 (p3-6): 注释
37 (p4): 第4章 听觉感官系统与噪音振动
37 (p4-1): 导言
37 (p4-2): 一、声音的形成
38 (p4-3): 二、声音的特性
41 (p4-4): 三、听觉感官系统
43 (p4-5): 四、位置与动作感应
43 (p4-6): 五、噪音
46 (p4-7): 六、振动
47 (p4-8): 讨论题
47 (p4-9): 案例讨论:声学告警的工效学研究
49 (p4-10): 注释
51 (p5): 第5章 信息加工模型与心智负荷
51 (p5-1): 导言
51 (p5-2): 一、人的信息加工模型
53 (p5-3): 二、信息输入——感知
56 (p5-4): 三、中枢信息处理
58 (p5-5): 四、信息输出(运动类型、速度和准确度)
59 (p5-6): 五、认知负荷
59 (p5-7): 六、人的可靠性与人为差错
60 (p5-8): 讨论题
60 (p5-9): 案例讨论:我国骑车人违规行为及安全对策
62 (p5-10): 注释
63 (p6): 第6章 人体测量与作业区域设计
63 (p6-1): 导言
63 (p6-2): 一、影响人体尺寸的因素
67 (p6-3): 二、人体测量的方法
71 (p6-4): 三、作业空间配置
73 (p6-5): 四、计算机工作站设计参考
76 (p6-6): 讨论题
77 (p6-7): 案例讨论:北京地区老年人人体尺寸测量
78 (p6-8): 注释
79 (p7): 第7章 人工物料搬运设计
79 (p7-1): 导言
80 (p7-2): 一、评估人工物料搬运潜在危险性的主要途径
81 (p7-3): 二、影响搬运能力的变量
83 (p7-4): 三、人工物料搬运的限制
86 (p7-5): 讨论题
86 (p7-6): 案例讨论:一、机场行李搬运作业
89 (p7-7): 二、推车搬运作业
92 (p7-8): 注释
95 (p8): 第8章 手工具设计
95 (p8-1): 导言
96 (p8-2): 一、常见的手工具
96 (p8-3): 二、手部生理机能与手工具
97 (p8-4): 三、手工具操作可能产生的伤害
99 (p8-5): 四、手部与握把接触操作探讨
100 (p8-6): 五、手工具设计准则与建议
104 (p8-7): 讨论题
104 (p8-8): 案例讨论:手工具人因设计案例——以螺丝刀为例
107 (p8-9): 注释
108 (p9): 第9章 用户界面设计
108 (p9-1): 导言
108 (p9-2): 一、谈谈心智模式
109 (p9-3): 二、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的生命周期模式
110 (p9-4): 三、用户界面设计过程与内容
111 (p9-5): 四、可用性目标
112 (p9-6): 五、用户体验目标
114 (p9-7): 六、界面设计的原则
118 (p9-8): 讨论题
118 (p9-9): 案例讨论:智能家居人机交互绩效的实验分析
120 (p9-10): 注释
121 (p10): 第10章 控制器设计
121 (p10-1): 导言
121 (p10-2): 一、类别
122 (p10-3): 二、设计原则
125 (p10-4): 三、传统控制器的设计
127 (p10-5): 四、人机交互中控制器的设计
129 (p10-6): 五、最新的控制器设计
132 (p10-7): 讨论题
132 (p10-8): 案例讨论:电梯内的按钮设计
134 (p10-9): 注释
135 (p11): 第11章 显示器设计
135 (p11-1): 导言
135 (p11-2): 一、视觉显示器
140 (p11-3): 二、听觉显示器
142 (p11-4): 三、触觉显示器
143 (p11-5): 讨论题
143 (p11-6): 案例讨论:清华大学校园静态地图设计
146 (p11-7): 注释
147 (p12): 第12章 人机系统设计
147 (p12-1): 导言
147 (p12-2): 一、交互风格
153 (p12-3): 二、交互设计原则
157 (p12-4): 讨论题
158 (p12-5): 案例讨论:触觉交互——一种新兴的交互技术
159 (p12-6): 注释
161 (p13): 第13章 重复性骨骼肌肉伤害
161 (p13-1): 导言
162 (p13-2): 一、文献回顾
164 (p13-3): 二、重复性骨骼肌肉伤害防治
169 (p13-4): 三、结论
169 (p13-5): 讨论题
169 (p13-6): 案例讨论:美国重复性肌肉损伤预防方案
172 (p13-7): 注释
173 (p14): 第14章 人为差错与意外事故预防
173 (p14-1): 导言
174 (p14-2): 一、意外事故发生的本质
177 (p14-3): 二、人为差错的分类架构与模型
182 (p14-4): 三、从事故发生本质探讨因应之道
184 (p14-5): 讨论题
184 (p14-6): 案例讨论:车载信息系统与驾驶安全研究综述
186 (p14-7): 注释
189 (p15): 第15章 绩效评估
189 (p15-1): 导言
189 (p15-2): 一、评估标准
190 (p15-3): 二、信息来源
191 (p15-4): 三、工具
197 (p15-5): 四、绩效评估原则
198 (p15-6): 讨论题
198 (p15-7): 案例讨论:某铁路工务段车间绩效评估研究与实践
201 (p15-8): 注释
202 (p16): 第16章 人因工程的应用案例
202 (p16-1): 导言
202 (p16-2): 一、人因工程应用在居家室内扶手楼梯与厨房设计
204 (p16-3): 二、人因工程应用于适合高龄者的空间照明环境
205 (p16-4): 三、人因工程应用在手工具操作改善生产线作业组装
206 (p16-5): 四、人因工程应用于无尘室内芯片分离站的作业舒适度改善
206 (p16-6): 五、人因工程应用于自动贩卖机的界面设计
208 (p16-7): 六、符合高龄者需求的人体工效学座椅
209 (p16-8): 七、符合高龄者需求的移动电话的开发设计
210 (p16-9): 八、人因工程应用于文具产品设计
211 (p16-10): 九、符合高龄者生活的人因工程应用
211 (p16-11): 十、应用人因工程改善无尘室内库存管理
212 (p16-12): 注释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