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页
落、耻辱或谴责等等在打转。 就拿赞美和谴责来说好了。假设有人对我们说“你老了”,如果我们刚好希望自己能老一点,我们就会觉得很棒,觉得自己受到了赞美。这时我们会觉得快乐,感觉有所得而倍感光荣。但如果这一年来我们刚好一直在烦恼着脸上的皱纹,那么我们就会觉得受到了侮辱,遭到了他人的谴责,于是随之而产生痛苦。 即使不再进一步引申这一则佛法,我们也都看得出来自己的心境和我们如何看待事物有关。仔细观察我们心境的变化,我们会发现它们其实早就由某个东西引发了。我们早就怀着自己主观的现实不断驱动着情绪上的反应。如果有人对你说“你老了”,我们立刻就会进入某种心境一不是快乐,就是悲伤;不是开心,就是生气。但是对另外一个人而言,这句话却可能不痛不痒。 讲话,收到信件,打电话,吃东西,发生了一些事情或没发生事情。早上我们醒来,睁开眼睛,接着事情一件一件地发生,直到一天终了,上床睡觉为止。但是晚上睡觉时还有许多事在发生。一整晚我们都在梦中和各种人、事相会。我们对这些事物的反应是什么?我们是不是执著于其中的某些经验?我们是不是在拒绝或逃避其他的经验?我们对这八种世间法的执著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讽刺的是,八种世间法其实是我们自作自受的。我们为 引自第65页
1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