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定九州|按照邵望平先生的研究,禹的九州的划分居然与龙山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分布非常一致。这种契合至少说明大禹时代的统治精英很清楚不同地区的状况,从物产到人力,而不是像以前认为的那样
我们再接着说“禹定九州”和“禹伐三苗”。我们知道,古史文献一般说到“九”,大多指数量很多,并不是准数。这里有意思的是禹定九州的范围。按照邵望平先生的研究,禹的九州的划分居然与(284页)龙山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分布非常一致①。这种契合至少说明大禹时代的统治精英很清楚不同地区的状况,从物产到人力,而不是像以前认为的那样,大禹时代的人们还不能认识九州这么大的范围。 ①参见邵望平:《〈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九州学刊》1987 年第 2卷第1、2期合刊
35人阅读
> 我来回应
Meng Da Yong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禹会诸侯|这个发现比谢里曼找到特洛伊古城还要传奇,因为这个地方仍然叫“禹会村”,考古学家按照文献提供的线索,直接找到这里,然后就发掘出如此规模的祭祀遗址。如果这只是巧合,那么这个巧合也太不可思议了
我们先说“禹会诸侯”。2006年,按照“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安排,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禹都阳城|1976年开始发掘,发现了一座只有1万平方米的小城,21世纪初找到了一座年代稍晚的新城,面积达到 35 万平方米。晚期的大城与早期的小城有叠压关系。安金槐先生说对了位置,但说错了层位
我们接着说“禹都阳城”,在禹会村发掘之前,考古学界争论比较多的是“禹都阳城”这件事。20 ...
-
禹定九州|按照邵望平先生的研究,禹的九州的划分居然与龙山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分布非常一致。这种契合至少说明大禹时代的统治精英很清楚不同地区的状况,从物产到人力,而不是像以前认为的那样
-
龙山时期|距今约43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
龙山时期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
-
禹伐三苗|我的同事韩建业教授多年前注意到江汉地区的后石家河文化中有不少中原的因素,湖北的同行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它反映了中原势力向江汉平原的扩张。这个时间节点正好与“禹伐三苗”相契合
“禹伐三苗”是又一个与考古材料相契合的古史传说事件。我的同事韩建业教授多年前注意到江汉...
> 查看全部3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