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统治的艺术…
综上所述,这个潭渡黄氏,在明清之间,按照小宗祠(小堂)——中宗祠(逸民祠)——大宗祠(统宗祠)的顺序,分派统合的机遇逐步提高。明代后期的江南宗族受到佃户抗租运动的冲击,在地方上的控制能力变弱,甚至连地租的征收也不那么如意了。于是,企图通过自己的宗族多出科举成功者来加强同国家官僚的结合,进而通过国家的保护在同相邻的其他宗族的势力争夺和地租征收等方面占据有利地位。为了多出科举成功者,统合已经分裂的宗族的支派,扩大宗族的成员,增加科举考试者就是有效的选择。为了这种大联合,追溯世系图上支派的祖先,使族谱连结起来,通过共同的祖先的祭祀以谋求团结的方略被提了出来。明代后期,在江南各宗族中,祭祀久远的始祖的坟墓和大宗祠的建造即基于这种背景(3)。就连这潭渡孝里黄氏包括在内,其建造大宗祠的动机也不外乎此。在其延长线上,行辈字的统合被牛刀小试。反过来,可以推定,这期间,与土著社会相连结的社祭日益被轻视而衰退下去。这种情况决定了江南的祭祀和演剧的基本状态。以下尝试对演剧体制的变化予以探讨。
11人阅读
路过…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该祭祀集团一进入清代,就着力于科举考试者的援助方面。
该祭祀集团一进入清代,就着力于科举考试者的援助方面。这一点从其康熙己亥五八年(1719)的《...
-
大宗祠(统宗祠)的成立
祭祀全族的第一世祖忠乙公(唐代迁移始祖,参照世系表)的大宗祠最晚于明末崇祯年间开始建造...
-
被统治的艺术…
-
祭祀演剧的环境——安徽省徽州府休宁县茗洲吴氏
直到明代前期尚属稳定的里社这种祭祀组织在明代后期崩溃了,族人的关心由社神祭祀转向宗族祭...
> 查看全部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