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阅读过程的杂乱随记
管理者的隐性偏见
是否从根本上消除性别收入差距
“时间最是公平”
时间分配之冲突——她们常常牺牲自己的事业来成全家庭的幸福
work is greedy
夫妻公平被弃如敝屣,性别平等也随之而去
是要公平的婚姻,还是要更宽裕的婚姻?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未到止境。
——如何改变制度以实现更大的性别平等和夫妻公平的时刻?
——必须改变工作的结构设计和照护机制。
性别平等进程一直在前行,但人们的工作结构和照护机制还秉承着过去的遗风,只有男人可以同时收获事业与家庭。整体经济仍囿于老旧的运作方式,收到原始责任划分方法的重重阻隔。
时代进程,经济发展,工作结构、婚姻限制、科学医学的发展等一系列因素在发挥影响作用,期间穿插了经济和社会的根本性变迁。
在女性追求平等的跨世纪旅程中,family被定义为有亲生的或收养的孩子,但不一定有配偶。家庭是高度个人化的实体。
“她们寻求独立往往是为了摆脱所处时代的父权制观念
最大的挑战和最大的目标之一:在平等的关系中成就事业与家庭。
玛格丽特·里德倡导将女性的无偿劳动纳国民收入核算中,未果。所有类型的无偿照护工作都被低估了,核算程序始终排除家庭和其它方面的无偿劳动。
不同代际的女性之间重复着类似的问题,我们或许不能理解前人所经历过得困难和选择,但在当代的我女性们,当代的女权主义者们在相似的问题上的解决思路,或许可以从上一辈或者更早之前的女性们那里寻求。
不管女性有没有能力兼顾事业与家庭,社会给女性的负担还是多,男性从来不需要思考这个兼顾的问题,仿佛先做出让步的就应该是女性,这是不对的,这就是不平等的表现。
去接近可能得愿景,去寻求自身的梦想,对过去的问题加以警醒,从前人的优良决策中汲取养分,对未来充满希冀。
“知名女性(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有着非凡的职业成就。”
只要允许女孩追求卓越,她们就会有突出的表现。(这种允许是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还有旧时观念的社会规范上的)
现今,婚育不代表独立性的丧失,需要明白这一点,客观辩证看待之,现在的婚姻限制固然有,但不同于往,还是在向前走的。
生命可以很长,可以包纳许多不同的路径。
关键在与选择,是你基于自己做出的选择,而不是被迫地去被选择。
独立应该是,我是我自己,我属于我自己,不被动,也不被限制。
其实说到底还是女性困境,在当今,社会和经济已不是首要问题了,还是传统照护的缘故。摒弃承担大部分的所谓的家庭责任,就不存在所谓两难了,正如男性一般,可笑子。即改变社会规范,俗成的社会规范。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