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人们原本期待电脑革命发生后的几十年间,就能为社会带来更多共享繁荣,然而只要观察1970年代中期之后的经济成长,完全比不上1950、1960年代的状况,就会知道这个希望很快就破灭了。经济成长趋缓的原因之一,是由于1973年和1979年发生两次石油危机,促使西方世界爆发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停滞性通膨);另一方面,经济成长的产业结构也迎来更根本的转变。
在1949年到1973年间,美国的实质薪资(时薪)中位数成长速度每年在2.5%以上。但从1980年开始,薪资中位数的成长速度几乎停止,每年只有0.45%。至于劳工的平均生产效率却没有停止提升,从1980年至今,年平均成长率超过1.5%。
这种薪资成长趋缓的现象分布极不平均,拥有硕士学位的劳工薪资依然快速成长,但在1980年到2018年间,学历在高中以下的男性薪资平均每年下降大约0.45%。而且,不只是在硕士学历与低学历劳工之间的薪资落差逐渐扩大,从1980年开始,不平等状况在各方面都急剧上升。举例来说,全美前1%富有的家庭占国民所得的比例,从1980年的10%左右,上升到2019年的19%。
薪资和收入的不平等还不是故事的全貌。美国过去曾以「美国梦」(American dream)而自豪,是指即使出身普通家庭的人,也能挣得经济或事业上的成就,下一代能过得比上一代更好;但从1980年代开始,这个理想却面临愈来愈大的考验。举例来说,在1940年出生的人,所得经通膨调整后计算,有90%的所得能够高于父母;但等到1984年出生的人,这个比例只剩下50%。美国大众十分清楚,大多数劳工的前景黯淡。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 Center)一项近期调查就发现,有68%的美国人认为自己下一代的经济状况将不如自己的上一代。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