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传统与现代的概念化 P47-48
对于“传统”这一概念的审视,不能脱离对“现代”(modernity)概念的同等关注。传统与现代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在两三个世纪以前,没有任何社群会自称传统,而“传统”的概念也是在“现代”的发明与阐述之后才得以确立。要理解传统一现代的这一对话,理解它的历史延续性以及它对建成环境的影响,我们首先必须关注“现代”最重要的层面之一一即现代作为一种体验。在某种层面上甚至可以说,现代主要就是一种体验,基本是在人、民族与文化的相遇中形成的。 德国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Georg Simmel)是最早将现代性体验理论化的学者之一,他同时论述了20世纪早期高速工业化的世界中个体与现代城市的关系。在1903年发表的知名论文《都市与精神生活》(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中,齐美尔分析了都市生活中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在他看来不同于小城市或乡村。他认为,“都市精神生活本质上的智识特征,放在与小城镇的对比下更容易理解,因为后者主要依赖感觉和情感关系。”'小城镇的生活不免受到紧密的社区关系的限制,而现代都市的“心理境遇”则能够为乡村到城市的移民提供一种摆脱乡村或小镇生活限制的机会,进而成为自由的“个体”。然而,齐美尔认为现代人在这一过程中被强行拽入一个(精神空虚的)城市世界之中,差异和个性被扁平化为货币价值,生活中的质性特征也被量化特征所取代。 引自 第三章 传统与现代的概念化
39人阅读
sholeh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二章 反思建成环境中的传统
亨利·格拉西(Henry Glassie)概述了传统建筑环境研究中广泛认可的主导观点。他开篇提出,所...
-
第二章 反思建成环境中的传统
我认为与传统环境“原真性”相关的价值判断应被抛弃,因为它建立在传统与现代的错误二分法之...
-
第三章 传统与现代的概念化 P47-48
-
第三章 传统与现代的概念化 传统的政治效用 P56-57
(希尔斯)的分析一开始就描述了针对传统的偏见(从普遍学术意义上,但主要集中于社会科学或...
-
第三章 传统与现代的概念化 传统的纵惯性
传统是纵贯性的(transversal):它不仅是“传统”社会的一部分,同样也是“现代”社会的一部...
> 查看全部1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