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象
我所有的统计在这一点上都是一致的。在一个豆荚上产下的卵总是超过,而且常常是大大地超过可食的豌豆粒的数量。
r策略
事情确实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幼虫中居于豆粒中心位置的那一只发育得比其他的幼虫要快。当它稍稍比自己的竞争对手们个头儿大一点点时,后者便全都停止进食,克制着自己不再往前探索食物。它们一动不动,听天由命;它们就如此这般地静静地死去了。
真是惊人
迟到的幼虫们没有去与幸运的优胜者拼抢,没有去试图将它赶走,而是自己选择了死亡。我很喜爱太晚赶到的幼虫们的那种淳朴的忍让精神。
当它到了成年时,它就需要一种较宽敞的居所,而其他的那些豆象成年时并无这种要求。一粒豌豆可以为豌豆象提供很宽敞的一个居所,但是要住两个人就不行了,因为即使紧挨着也不够宽。这样一来,就必须毫不留情地精简人数,所以在一粒被侵入的豌豆里,除了一只幼虫而外,其他的竞争者一个不剩地被清除了。
而蚕豆则不同,它几乎像豌豆一样深受豌豆象的喜爱,但它却可以接纳好些个豌豆象同时下榻一家旅馆。刚才所说的那种独居者在蚕豆这儿就成了共居者。蚕豆地方宽敞,可住下五六只甚至更多的幼虫而又互不侵犯邻居的领地。
因此我倾向于认为,在世上的财富分享中,豌豆并非是豌豆象初期所取得的那一份,可能是蚕豆才对,因为一粒蚕豆就能够供养半打甚至更多点儿的食客。种子个头儿大,昆虫产卵与可食食物之间的明显的不协调也就不复存在了。
象虫的幼虫或者蛹,无论躲在豆粒多深的部位,小蜂的长尖桩都能触到。小蜂在象虫的幼虫或蛹上产下一只卵,大功便告成了。象虫现在还处于半睡眠状态或者呈蛹状,所以不可能进行反抗,所以这个胖娃娃将被吸干,直到只剩下一个皮囊。
1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