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消极怠工
Clementine
读过 万历十五年
动机是出于一种报复的意念:文官不容许他废长立幼。 万历带着仇恨屈服了,但他再也不愿意做任何事情使他的文官快意。 各种法定的礼仪照常举行,但皇帝不再出席。
高级的职位出缺,他宁可让它空着而不派人递补,使那些文官们除了极少数的人以外已不再有升迁到最上层的希望。臣僚们抗议的奏章不断向他提出,他也不加答辩。 引自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于是有良心的官员觉得无法执行他们的任务,只好提出辞呈。万历以同样的态度对付这些辞呈,既不援例慰留,也不准离职。有的官员在忿怒之余径自挂冠而去,吏部建议对他们追捕而加以究问,万历同样还是置之不理。到他临朝的后期,一个文官自动离职就意味着一个名位已被废革,因为不再有人补缺。 引自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万历除了不理这些文件外,照常批阅其他奏章。他的消极怠工是有选择的。臣僚找不到任何经典中的训示来造反。因此始终没有发展为“诛独夫”或“清君侧”的内战。 皇帝的放弃职责并没有使政府陷入瘫痪。文官集团有它多年来形成的自动控制程序。 到了万历后期,大臣们也看出中枢不再具有领导全局的能力,也都以消极敷衍的态度来应对局面。
其所以能勉强维持,实在是因为替代的办法尚未找到。而像我们这样庞大而历史悠久的帝国,即使在不利的条件之下,仅凭惯性的作用也可以使这个王朝继续存在若干年月。 引自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68人阅读
Clementin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科举制度
文官绝大多数由科举出身。 所以一个人的进学中举,表面上似乎只是个人的聪明和努力的结果,实...
-
文官集团
京察:考察很难根据实际能力和成绩,而大抵是视其人事应付能否得宜而有其上下高低。 京官一旦...
-
万历消极怠工
-
争国本
废长立幼,立朱常洵,是有理论上的依据的。 第一,常洛并不天生即具有继承大统的权利,他的几...
-
农田所有权 海瑞的垮台
海瑞在任职南直隶巡抚后,仅八个月便遭劾参而被迫退休。他的最后垮台,是因为他干预了境内的...
> 查看全部1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